基于装配式秸秆混凝土结构工艺的永川区乡村工业化农居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发布时间: 2022-10-27 10:54:15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普遍存在规范体系不完善、智能化管理和操作程度低、设计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人员经验不丰富、具体设计人员水平不高、各设计专业沟通不顺畅、设计工作与后续的生产和施工工作衔接不紧密、设计图纸问题较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工作的优质和效率,进而影响了整个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此种情况,学者们建议为了克服以上弊端,需要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信息化管理和操作水平,完善设计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各专业以及前后工作之间的配合程度,充分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龙头工作的优质与高效,为后续生产和施工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传统建筑现浇方式是一种高耗能、周期长、污染大的建设方式。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住宅建设耗用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20%,耗用水泥占比17.6%,耗用城市水资源的32%,城市建成区30%用地用于住宅建设。住宅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设方式,较传统建筑能够实现节能70%,节水80%,节地20%,节省建筑垃圾70%,节省人工50%。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极大优越性,其受到国家和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推行。但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兴领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大大影响了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作为龙头环节,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项目后续预制生产和装配施工工作的效果,也决定了项目的绿色性能,影响着项目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主要存在设计管理不到位、各设计专业之间配合不紧密、信息不对称、技术不成熟等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升级,实现节能环保,降本增效迫在眉睫。本项目研究顺应国家和重庆市政府的政策导向,研究BIM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有效推动建筑产业成功转型,力争实现装配式建筑规模化良性发展。
同时本项目研究成果将为政府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企业实施装配式建筑提供较好的建议和指导意见,也为高校科研和教学提供良好的资料和素材。
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