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源网荷协调运行模拟系统

一种源网荷协调运行模拟系统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2-10-25 14:49:38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智慧能源产业科技服务团| 王伯钊 | 2022-11-16 11:41:48
公开了一种源网荷协调运行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系统模拟的相关数据;运行计算模块:用于“源-网-荷”协调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模拟与计算;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运行计算模块计算分析获得的 数据及信息。提供的一种源网荷协调运行模拟系统考虑了影响风速和风电场出力的各因素,分别对风电场出力进行模拟和对“源-网-荷”进行协调运行模拟,使运营模拟结果更加精确。

1.针对风电出力随机波动性以及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运行复杂问题,本项目提供了一种源网荷协调运行模拟系统,考虑了影响风速和风电场出力的各因素,使风电场模拟更加科学,分别对风电场出力进行模拟和对“源-网-荷”进行协调运行模拟。

2.模拟结果更加精确,实现电网能够提高大规模风电的接入能力、降低系统消纳新能源的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我国制定受端地区电力发展规划、风电优化布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伴随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量替代常规机组,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交互式用能设备广泛应用,新型能源结构挑战电网稳定性。为适应“双高”、“双峰”形势下新能源并网和消纳,亟需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为此,源网荷协调运行系统将会得到大力发展。建设源网荷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侧重于发电端,优化配置调节性电源或储能,实现各类电源互济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侧重于负荷端,通过加强多向互动、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调动用户积极性,发挥负荷侧灵活响应能力。

源网荷一体化应用场景多元化:1)大用户源网荷储一体化。年用电量5亿千瓦时及以上的增量负荷,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大用户侧建设一定比例新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2)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推动列入国家或自治区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根据增量负荷需求建设新能源。(3)末端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在边境口岸、偏远小城镇等负荷相对集中且供电可靠性不足的电网末端区域,发展局部区域新能源微电网。

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是华北电力大学和江苏省扬中市政府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精神联合组建,先后获得江苏省创新能力建设计划-联合重大创新载体项目、镇江市创新能力建设计划以及国家火炬计划的支持。经科技部和江苏省科技厅认定,现已成为国家火炬扬中电力电器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智能电气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和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自成立至今,共签订项目合作合同及协议70余项,其中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技术交易额达1077.85万元。项目内容涵盖智能电气、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包含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类别。合作对象有国家电网、内蒙电网、北京、上海、南京、扬中等地四十余家知名企业。项目成果有智能母线检测装置、光伏电站运维系统、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能耗微电网管理系统、智能低压开关柜、多功能插座装置等。

1.能够实现峰荷时段电力平衡,节省电源及电网投资规模。主要通过深度挖掘负荷侧资源和储能调控作用,以多元化的手段确保电力平衡,有效避免或延缓为峰荷容量的电源、电网扩建,节省相关费用支出。

2.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消纳,助力国家能源转型。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丰富系统灵活性资源,全方位提升灵活调节能力,提高新能源消纳利用效率,进而助力我国电源结构加速优化,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

3.带动社会企业发展,构建产业合作生态。源网荷储相关业务对能源服务商、辅助服务供应商、能源聚合商、售电公司、设备厂商、汽车厂商、出行服务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均具有带动作用,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合作生态。

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试点示范为切入点,研究团队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或者技术转让和新能源企业合作,系统研究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