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户经济与牧区可持续发展
成果类型:: 著作权
发布时间: 2022-10-21 11:18:09
本成果属草原经济与牧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90%以上草原发生退化,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威胁。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生态学、地学、草学等自然科学视角,主要围绕草地和畜群两个组分,开展了关于草原退化机理和修复技术的大量研究工作,但普遍忽略了牧户这一重要组分及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催动作用,尤其是牧户行为决策对草原退化和修复影响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草原超载过牧现象仍然普遍,草原保护修复和利用困难重重、短板明显,草原退化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的支持下,2010 年以来,经过 12 年的攻关研究,在牧户超载行为机制和自主性减畜途径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性成果。
本成果三大亮点: (1)国内外首次提出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理论,明确了牧户心理载畜率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对牧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机理,探明了牧户固持心理载畜率是其长期超载过牧、减畜困难而导致草原退化的内在原因,为解决我国草原退化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对世界相关国家的退化草原保护和修复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国内外首次在牧户超载行为研究领域引入预防性储蓄理论,揭示了牧户生计风险与放牧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了降低生计风险是解决牧户超载过牧问题的可行途径,为解决草原牧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难题提供了新的科学路径。 (3)基于创新的心理载畜率理论和引入的预防性储蓄理论,系统开展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生态、生计和社会目标绩效评估和以激励牧户自主性减畜为核心的优化政策研究,丰富和支撑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草畜-社会界面”的学科系统框架,对推动我国草业科学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本项目提出的心理载畜率理论为解决我国草原退化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开展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生态、生计和社会目标绩效评估和以激励牧户自主性减畜为核心的优化政策研究,为解决草原牧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难题提供了新的科学路径。
本团队由山西农业大学侯向阳教授领衔,成员主要来自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共宁夏党校、内蒙古呼伦贝尔林草研究中心。涵盖了从学者到地方草原部门人员等不同工作种类人群,专业横跨生态、草业经济和生态保护政策研究等。团队注重人员背景的多样化,既有利于科学研究,又有利于成果落地转化。 团队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围绕草原牧区畜牧业生产与草原可持续利用这一核心问题,从牧户行为决策对草原退化和修复影响入手,开展牧户超载和减畜的行为机制研究工作。 团队注重创新,坚持深入牧区一线,走到牧户中去,从牧户层面发现牧户生产行为的问题,创新提出研究的新理论、可能的措施、途径和政策建议等。
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创新性地提出心理载畜率的概念和理论并引入预防性储蓄理论,系统开展了牧户生计风险和超载及减畜行为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牧户超载过牧导致草原退化的内在机制,探索了激励牧户自主性减畜的可行路径,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有效促进了调研示范区生态修复。
培养草牧业经济和政策专业研究人才 19 人,培训基层草原和畜牧管理人员 200 余人,培训具有自主性意愿和技能的牧民骨干人才 1050 人次。提出的建议多次被《人民日报(内参)》和《中国行政(内参)》刊发及被纳入全国政协提案。有关建议文章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报道,有关研究报告被多家国家和省级智库刊用。主要学术观点和建议被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草原牧区省(自治区)草原管理部门广泛采纳和应用。
本成果理论无偿转让。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草原牧区,通过实地入户调研、联合地方草原管理部门、线上指导等多种方式,积极将成果的主要学术观点以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科普到牧户中去,以改变牧户对自己草场承载力判断的不合理性,调整应对风险的优化措施,实现自主性减畜,为牧区生态保护和牧户增收打好最直接的一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