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长江三角区域港口信息化平台

长江三角区域港口信息化平台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0-17 15:54:38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重庆市高新区| 徐爽 | 2022-10-21 16:03:37

该平台在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自身的业务需求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按照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目标,以自动化、智能化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还将建设内河转运区、内河航道、疏港铁路、疏港公路等配套工程,实现“公铁水、江海河”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

具体包括:实现数据标准化平台、综合门户平台、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船舶调度与管理平台、转运协同平台等建设。

(一) 实现综合门户平台中的在线受理、车队管理,在线查询等业务;

(二)实现船舶调度平台中的代理申报、 船舶在泊监控与泊位昼夜计划的部分功能

(三)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平台中自动化码头部分、实现大数据分析统计的部分功能;

(四)实现车队管理的功能、司机APP(或小程序)的应用

(五)实现部分数据标准化功能,支撑系统所需要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安全设备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港口航运资源分布的特点,利用先进的WebGIS 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实现业务数据、动态数据信息与相关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关联,使调用的业务数据和动态数据可以快速的在地图上定位及匹配显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港口信息化管控平台的结构与功能应从总体结构和功能分配方面统一考虑,系统的数据库及软件模块将可以在其它子系统中进行重用,利用COM技术将通用的模块封装成二次开发平台,将丰富多彩的系统应用构件在该二次开发平台之上,方便系统功能的拓展,减少今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工作量。

(一)不考虑网络因素,后台应用软件支持最大并发数50;

(二)数据明细数据保存2年,统计分析数据长期保存;

(三)不考虑网络因素,数据传输延时不超过5s;

(四)系统响应事件不超过3s,统计数据查询不超过5s,大数据除外;

(五)系统7*24小时连续运行。

该项目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战略支点作为契机,结合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的实际需求,以“数字化”为理论,以综合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服务港口为目的,构建一个功能完备、高度网络化、技术先进、高效联动的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一体化协同管控平台,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地域发展需求,应用前景明确。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产研院”)于2017年8月注册成立,是重庆大学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旨在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紧扣地方产业需求,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学校“1+5”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研院是重庆大学助力重庆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的生动实践。2020年9月,重庆召开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和新闻发布会,把重庆高新区作为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战略平台;2020年11月,产研院研发及转化平台项目在重庆高新区正式签约落地,自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加速推进,产研院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实现船舶、集箱和口岸物流信息的共享,强化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的综合竞争力,支撑其成为全球一流港口战略发展目标,实现“公铁水、江海河”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提升通州湾吕四起步港的核心竞争力,并为国内同类型港口的生产调度提供有益的模式借鉴。

技术转让,欢迎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