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节水提质及生态调控栽培模式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节水提质及生态调控栽培模式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

发布时间: 2022-10-10 11:22:56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用户887806 | 2022-10-10 11:22:57

宁夏大学开展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节水提质及生态调控栽培模式研究,项目拟转化的酿酒葡萄节水提质灌溉技术体系和优质原料生产精准水肥调控技术体系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项目抓住多年生产实践中灌水与葡萄品质的主要矛盾为突破口,依据贺兰山东麓土壤类型为单元,划分对应小产区,针对性的提出各小产区的配套调亏灌溉制度、精准水肥调控、水肥一体管理方案,解决了之前一套方案通用、管理模式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实现酿酒葡萄以水调质的调亏灌溉关键技术突破,提出的基于葡萄精准水肥需求规律和水肥一体化的酿酒葡萄调亏灌溉提质栽培技术体系是本项目的创新点。项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形成了从土壤改良、精准施肥、精准灌溉、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从节水灌溉设备选型、葡萄园田间管网布置、田间智慧化控制、节水灌溉制度、合理施肥制度、葡萄专用肥料开发、葡萄品质调控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成果的转化应用。目标技术成果处于宁夏葡萄酒产业链-酿酒葡萄种植栽培环节,将科技成果转换给各酿酒葡萄种植企业生产应用,可为政府葡萄酒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也能更好的为企业提供调亏灌溉制度、精准水肥调控及水肥一体化提质栽培技术的规范化科学指导,将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收益,促进葡萄酒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项目所形成的技术是在多年研究应用基础上形成,拟转化科技成果成熟度高,目前已被多家酿酒葡萄种植企业采纳应用,较传统水肥管理节约肥料30%以上,节水20-40%,在机械化基础上配套调亏灌溉提质栽培技术,实现贺兰山东麓产区人均管理葡萄园水平高于其他产区1倍以上。拟转化科技成果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并获得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上大多数酿酒葡萄园也面临干旱威胁,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生产高质量酿酒葡萄及葡萄酒,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酿酒葡萄节水提质、标准化精准水肥调控是现代酿酒葡萄栽培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新旧世界国家从建园、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到采收环节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信息化和全程机械化,管理效率可达20-25公顷/人·年。我国酿酒葡萄栽培标准化和规范化起步较晚,劳动生产率低下,管理效率仅为1公顷/人·年。国内山东、河北等产区基本采用漫灌和传统施肥,水肥一体化栽培率不高,新疆、甘肃等产区水肥一体化面积较大,但是技术上更偏重节水灌溉,对营养调控提质涉及的不足。宁夏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实现了高效节水,而且突破了以水提质、以肥调质的酿酒葡萄栽培难题,在国内酿酒葡萄水肥管理领域起到了引领作用。

项目主要针对贺兰山东麓降雨资源匮乏、蒸发强度高、土壤结构性差、保土保肥能力低、生态系统脆弱、水肥利用效率低、灌溉决策参数不精准、标准化栽培配套性不足、葡萄品质不稳定等严重制约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转化酿酒葡萄节水提质及精准水肥调控栽培技术成果。拟转化成果与自治区葡萄产业绿色发展和节水生态保护等重点关注领域息息相关,迫切需要通过成果的大面积应用示范起到葡萄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项目提出酿酒葡萄调亏灌溉、节水提质、精准水肥调控、水肥一体等关键技术体系,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对提升宁夏酿酒葡萄栽培技术水平和葡萄酒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葡萄及葡萄酒品质的提升将有效促进种植户和酒企的增收增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提出将极大地节约水资源、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投入,实现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为社会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可靠保障。

项目主要转化酿酒葡萄“前促后控-采前调盈-以水调质”节水提质灌溉技术和“依土灌水-因地施肥-精准水肥-水肥一体-品质调控”精准水肥调控技术。具体涵盖节水灌溉设备选型、葡萄园田间管网布置、田间智慧化控制、调亏灌溉、节水灌溉制度、合理施肥制度、葡萄专用肥料开发、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葡萄品质调控技术等内容。

拟通过转化“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以水调质的调亏灌溉关键技术”,依据“前促后控-采前调盈-以水调质”葡萄品质提升技术体系,确定不同产区调亏灌溉的合理时期和调亏阈值,制定稳定的调亏灌溉制度。转化“酿酒葡萄精准水肥调控提质栽培技术体系”,依据“依土灌水-因地施肥-精准水肥-水肥一体-品质调控”的优质原料生产精准水肥调控提质栽培技术体系,确定不同生态立地条件下的酿酒葡萄主栽品种水肥需求规律,配套制定精准水肥调控栽培模式。配套转化“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依据贺兰山东麓不同土壤特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模式、不同产区、不同产品定位等,确定节水灌溉设备选型、葡萄园田间管网布置、田间智慧化控制、调亏灌溉、节水灌溉制度、合理施肥制度、葡萄专用肥料开发、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葡萄品质调控等技术。

通过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形成技术支撑单位+企业+基地的农业产业开发模式,提升酿酒葡萄产业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优势特色葡萄酒的市场竞争力。拟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和酿酒葡萄种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将形成的酿酒葡萄调亏灌溉提质、优质原料生产精准水肥调控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转换给酒庄用于大规模生产应用,以期为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植经济效益。项目成果技术体系成熟、市场熟化度高、企业需求迫切、风险小,成果转化应用整体可行性强。成果转化将促进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栽培标准化、节水灌溉规范化、水肥精准管理智慧化发展,方法技术先进。

团队拥有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宁夏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宁夏葡萄酿酒技术研发创新中心等专业教学、研究机构和平台。目前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相关研究机构和平台有专兼职人员40余名,形成了多学科协作、稳定的科研教学团队。多年来,团队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积极与区内知名葡萄与葡萄酒企业加强合作,在校外建立了4000多亩的试验示范基地。先后主持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改革发展专项等38项项目,公开发表有关葡萄栽培、土肥水应用、葡萄酒加工等方面的论文200余篇、获批专利30余项,制定多套技术规程标准并示范推广5万多亩,培训技术员5000多人次。相关科研成果获宁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级4项。研究团队通过前期项目的执行,形成了埋土防寒产区标准化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葡萄品质调控,优质葡萄酒酿造工艺等成果,并且在区内主要产区得到推广。研究团队也通过项目的研究在各产区内均建立了相应的科研实验基地,与示范基地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团队负责人,王锐,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土壤学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专家,宁夏土壤学会理事,贺兰山东麓葡萄试验站土肥水专家,宁夏红寺堡葡萄酒协会特聘专家。主要从事酿酒葡萄土壤区划、葡萄精准施肥和高效灌溉等研究。先后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课题7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刊物收录10余篇;受理授权专利20项;专利科技成果转化2项;出版专著2部;成果“调亏灌溉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形成机制研究”和“酿酒葡萄园土壤生态调控及特色原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在产区累积示范推广应用超过5万亩,实现酒庄节本增效1亿元。

项目将建立基于水肥一体化的酿酒葡萄节水提质灌溉技术体系和精准水肥调控技术体系,项目成果转化应用后较传统灌溉能节水40%以上,葡萄增产10%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45%以上,节省化学肥料投入40%以上,节约人工成本30%以上。

项目的成果转化应用后葡萄品质显著提升,优质酿酒葡萄原料售价每公斤提高4-6元,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800元,示范推广2万亩累计节本增效5600万元,葡萄专用肥年产值达到3500万元,预期经济效益显著。项目通过精准水肥调控,节约生产物资和人力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酿酒葡萄原料质量,将带动宁夏葡萄酒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预期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技术合作方式转化,将成果落地,转化资金通过双方协商决定。接收成果方需要具备规模葡萄园和完善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