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智能系统协同感知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能系统协同感知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 2022-10-09 11:23:59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成果发布人| 平瑞雪 | 2022-10-09 11:23:59

(1)构建了基于协同感知及控制技术的智能移动医疗终端,提出了基于软硬件协同的多维数据处理与分析、多维健康数据的快速分析方法及振动主动控制技术,保障了动态干扰环境下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构建了基于移动网络切分优化理论的网络优化及安全方案,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异构数据相互作用网络,实现了动态环境下的移动云+端的计算切分优化方案,设计了面向健康数据的差异化安全策略,保证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障。 (3)构建了基于多维异构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诊断云平台,设计了异质多感元健康数据的快速分析与诊断方案,实现了高效医疗云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的多角度数据挖掘与疾病预测平台,有效地进行健康数据分级及高危人群疾病的防控。 (4)实现了应用系统开发及成果产业化,研发了基于云平台的便携式移动医疗箱、软硬件医疗终端平台,研发了云伴移动医疗平台。

本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大云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搭建了面向智能医疗系统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无缝连接医生与病人,提升就医效率、降低医疗支出,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的主要矛盾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严重不足,以及医疗体制的不完普。如何解决困扰政府,医疗机构、公众的难题,实现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医疗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人工智能技禾的发展为新一代新型智意医并体素建立带来了 新的机遇。该项目在“互联网+”移动医疗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并成功将成果应用转化。

刘屿:本项目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负责确定研究内容及方案,提出了柔性结构的无限维pde模型,并基于该无限维PDE模型进行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分别涉及了鲁棒/自适应边界控制算法和鲁棒/自适应反步边界控制算法,对导诊机器人和智能医疗终端的振动主动控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本项目的应用推广也做了重要贡献。

李坚强:长期从事研究健康信息物理系统感知,分析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协同感知,网络协同分析处理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

林秋镇:提出了基于免疫原理的混合算法进行框架,具有新型适应度赋值方法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和基于聚类方法的高位多目标进化算法。

李江涛、罗成文、李赛玲、王佳、马里佳、刘伟东、林庆遂、陈飞、姜斌、孔繁辉、罗飞、陈剑勇,参与了该项目的健康终端开发,生产和销售。

项目研发了智能医疗终端系统,目前该系统理论成果与专利技术已被中兴通讯应用转化,相关产品在全国十三个省被使用,并推广到非盟、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2017年-2020年项目收入共计13.63亿元

(1)构建了基于协同感知及控制技术的智能移动医疗终端,提出了基于软硬件协同的多维数据处理与分析、多维健康数据的快速分析方法及振动主动控制技术,保障了动态干扰环境下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构建了基于移动网络切分优化理论的网络优化及安全方案,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异构数据相互作用网络,实现了动态环境下的移动云+端的计算切分优化方案,设计了面向健康数据的差异化安全策略,保证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障。 (3)构建了基于多维异构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诊断云平台,设计了异质多感元健康数据的快速分析与诊断方案,实现了高效医疗云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的多角度数据挖掘与疾病预测平台,有效地进行健康数据分级及高危人群疾病的防控。 

(4)实现了应用系统开发及成果产业化,研发了基于云平台的便携式移动医疗箱、软硬件医疗终端平台,研发了云伴移动医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