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现代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

现代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

成果类型:: 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09-27 14:36:46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茶科技助力共同富裕产业科技服务团| 梁超杰 | 2022-11-22 09:32:08
成果荣获2018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利技术先后在浙、苏、闽等7家茶制品龙头企业转化和应用示范,近3年累计实现茶制品生产量991吨,新增销售收入9605万元;应用单位推广量2.7万吨,销售收入14.7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完成了固态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抹茶等茶制品质量指标定值,完善了茶制品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了茶制品近红外质量指标、堆积密度、氟素等快速测定技术和有机溶剂残留同步检出技术,配套研发了茶制品堆积密度、茶叶理化成分快速测定仪等3套。研发了速溶茶、茶色素冷冻复温组合发酵、鲜叶酶活调控及酶促耦合发酵技术,建立了抹茶质量安全控制产业化技术。项目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6项,其中5项国标和4项行标填补国内外空白;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1件。
完成了固态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抹茶等茶制品质量指标定值,完善了茶制品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建立了茶制品近红外质量指标、堆积密度、氟素等快速测定技术和有机溶剂残留同步检出技术,配套研发了茶制品堆积密度、茶叶理化成分快速测定仪等3套。研发了速溶茶、茶色素冷冻复温组合发酵、鲜叶酶活调控及酶促耦合发酵技术,建立了抹茶质量安全控制产业化技术。项目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6项,其中5项国标和4项行标填补国内外空白;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1件。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农产品优先主题之一,研究安全标准制定、有效测定技术,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也是“十三五”科技发展的题中之义。围绕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抹茶等典型茶制品开展质量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和应用示范,契合我国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和前瞻性引领,构建的国家、行业标准体系覆盖了现阶段茶制品的主要品类,具有广泛的应用特性。成果对提升我国茶制品产业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紧迫问题提供标准体系支撑。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HANG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COOP)(简称“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于1978年9月经国务院(国科发字[1978]356号)批准成立,是一家集茶叶科学技术研究、质量检验检测、标准制修订、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信息服务和产业化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开发型茶叶科研院所,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直属事业单位,ISO/TC34/SC8在中国的唯一技术归口单位。

(1)完善了茶制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首次完成了固态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等茶制品质量指标定值,制修订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4项,其中5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填补国内外标准空白。(2)研发了茶制品近红外质量快速测定技术、堆积密度快速测定技术、氟素快速测定技术、有机溶剂残留同步检出技术等5项。配套开发了茶与茶制品堆积密度测定仪、茶鲜叶氟素快速测定仪,填补国内设备空白。(3)开发了冷冻复温组合发酵、茶鲜叶酶活调控及酶促非均相动态耦合发酵技术,优化了提质工艺,为行业提供了高品质速溶红茶液态发酵技术和茶黄素质量绿色制备技术。获得的茶黄素产品纯度可达 78%,收率 78.7%,所制得的速溶红茶产品茶黄素含量达2.1%,儿茶素总量5.4%,咖啡碱含量12.2%,游离氨基酸含量6.8%。(4)期间与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抹茶龙头生产企业在原料质量控制技术、产品优质生产技术、测定技术方法等方面协同研究,就地应用示范,协同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化体系。近三年示范应用企业累计实现茶制品生产2000吨,新增销售1.83亿,新增利税7592万元。 成果对提升我国茶制品产业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紧迫问题提供标准体系支撑。

固态速溶茶、茶多酚、茶黄素、抹茶等茶制品质量相关标准沿用。

茶制品近红外质量指标、堆积密度、氟素等快速测定技术和有机溶剂残留检测技术合作,相关测定仪出售。

速溶茶、茶色素冷冻复温组合发酵、鲜叶酶活调控及酶促耦合发酵技术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