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品种,外观设计,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22-09-13 11:25: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装置技术领域。用于安装至养殖系统底部的池底泥层,包括:垂直定位结构,用于固接至池底泥层内部形成竖向安装架体;水生植物种植层,固接于垂直定位结构,且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滤食贝类吊养层,固接于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水生植物种植层的下方,滤食贝类吊养层用于养殖贝类;底栖动物扰动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所滤食贝类吊养层的下方,底栖动物扰动层用于养殖底栖动物。该装置通过创新性的应用生态位互补和食性搭配的生态学原理,分别通过水生植物种植层、滤食贝类吊养层和底栖动物扰动层构建资源利用食性互补的生态系统,实现养殖环境的资源再利用和生物修复。
一种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包括:垂直定位结构,用于固接至池底泥层内部形成竖向安装架体;和水生植物种植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和滤食贝类吊养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层的下方,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用于养殖贝类;以及底栖动物扰动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的下方,所述底栖动物扰动层用于养殖底栖动物。
池塘养殖是目前水产养殖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是劳动与资源(水、土地、饲料)密集型的产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多依靠两种方式,即增加放养密度和提高投喂量。其中,在提高投喂量的过程中,由于养殖水域生态系统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因此也是粪便、残饵等的分解容器。研究表明,通过饲料等形式外源投入到池塘养殖中的氮、磷,仅有20%以养殖产品的形式输出,50%以上的氮、磷会以残饵、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沉积在池塘底部。大部分粪便、残饵等沉积于池塘底质中,从而大大加快了天然水域环境的“富营养化”程度,引起水质污染。
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大,生态修复技术、水净化设施和装置、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研究日益增多,但这些技术或模式的研究较多的关注于如何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和处理。相较而言,底质环境修复略显匮乏。在养殖水域生态系统中,底质是各类生源要素迁移、转化以及蓄积的载体,对上层水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及作用。粪便、残饵等有机物的沉积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底质中有机物的富集是养殖水域生态系统中一个潜在的威胁。随着池塘底质中有机物的不断积累,底质可作为生源要素重要的释放源向上层水体中释放营养盐和有毒物质,从而造成养殖系统自源性污染。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因池塘底质中有机物过度富集而导致的养殖系统自源性污染,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在水产养殖装置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人:侯诒然 朱健 李冰 贾睿 孙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系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所属综合性淡水渔业研究机构。前身为“太湖水产增殖科学实验基地”、“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1978年建立于无锡。因单位撤并及隶属关系,先后有“国家水产总局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多个称谓,1984年改为现称。“八五”以来一直位列“全国农业科研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2002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编办确定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该装置通过创新性的应用生态位互补和食性搭配的生态学原理,分别通过水生植物种植层、滤食贝类吊养层和底栖动物扰动层构建一个资源利用食性互补的生态系统,实现养殖环境的资源再利用和生物修复。
其中,位于水生植物种植层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利用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盐,同时养殖废水所携带的有机碎屑经位于滤食贝类吊养层的河蚌、扇贝等滤食性贝类利用后,以粪便、假粪等的形式加速沉积在底质中,位于底栖动物扰动层的环棱螺、海参等底栖动物可以有效利用底质中的有机质,并促进有机废弃物的降解,有机物降解产生的营养盐又重新是位于水生植物种植层的水生植物的重要营养来源,而滤食贝类吊养层的滤食性贝类排氨作用等同样为水生植物种植层的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以此构建了涵盖养殖水体和底质的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以生物修复这一生态环保、经济有效的方式为核心,提升养殖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立体式的养殖系统全方位环境调控、净化与修复,降低养殖风险,实现生态环保可持续,有效提升了装置的功能实用性。
科技成果只有通过实施开发应用,使其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方目标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期待有意愿的企业或合作单位进行合作推广或者进行产品生产。考虑合作转化、许可+合作等转化方式与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其他组织建立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