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促进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技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已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近年来,韩、美等国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发,安全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的电化学储能火灾防控技术,主要原因是:①热失控机理复杂、演变过程不清,传统探测反应滞后、精准度低。②电池老化呈非线性时变特征,难以预判电芯缺陷。③电池复燃抑制困难,缺乏有效的灭火技术。④现有消防标准体系不健全,安全设防等级低、风险大。
国网江苏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应急管理部天消所等储能消防领域一流团队,依托国际、国网科技项目等,产学研用攻关,突破理论机理、缺陷辨识、灭火抑制等关键技术,发布首个储能消防标准和典型设计,研制的安全防消成套装置实现了广泛应用。
(1)首创考虑梯度时程的电池热失控气体预警技术。提出电池模组电化学-热平衡迭代理论,建立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电-热-力-气”耦合演变模型,揭示了热反应诱发机理,实现梯度时程下特征参量定量映射;首创计及空间气流扰动的H2、CO等特征气体预警技术,预警时间较传统烟感提前10分钟,显著降低火灾风险,填补国内外空白。
(2)发明基于衰老规律的电池缺陷动态感知及诊断技术。提出表征衰老特性和恒虚警概率模型的电池缺陷预判方法,预测电芯典型故障概率;研发自迭代、自调整、自适应的预诊断分析决策系统,动态优化运行策略参数,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研发电池热失控-火灾阶段式精准控制及高效灭火技术。提出考虑时序分级、协同联动的火灾精准分级控制技术,实现储能电站火灾精准响应、有限损伤;首创模组级细水雾高效灭火技术,研制储能用细水雾灭火成套装置,灭火不复燃,降温抑制能力较七氟丙烷提升1.6倍,攻克了电池火灾难扑灭、易复燃的难题。
储能是促进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技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已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近年来,韩、美等国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发,安全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有效的电化学储能火灾防控技术,主要原因是:①热失控机理复杂、演变过程不清,传统探测反应滞后、精准度低。②电池老化呈非线性时变特征,难以预判电芯缺陷。③电池复燃抑制困难,缺乏有效的灭火技术。④现有消防标准体系不健全,安全设防等级低、风险大。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21件,发表论文42篇(SCI检索18篇),软件著作权10项,发布团标8项,出版专著2部。刘吉臻院士领衔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整体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高度评价:“为储能电站的稳定运行建立了安全屏障”。
成果用于江苏、青海等10省储能项目,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110.88MW/193.6MWh苏州昆山储能电站,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示范项目。成果还在英、美等国应用,可推广至交通、通信等行业。项目推动了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对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有效维护社会稳定。项目通过储能电站安全防控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的开发与应用,有效降低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风险,减少储能电站火灾事故对社会稳定、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害。
有力促进产业发展。推动规模化储能安全防护模式变革,促进储能设计、装备、软件的优化升级,助推储能安全标准体系构建,有利于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可靠保障能源安全。项目保障了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有效提升了电网在新能源全额消纳、极端天气应对、特高压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可靠性,有利于碳中和目标实现。
减少储能系统事故损失。项目提高了储能电站整体运行水平,大幅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巨额损失。以江苏镇江储能电站为例,2019年以来项目成果预警探测热失控3起,可避免由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电网停电及火灾事故损失。
降低电池运行维护成本。项目有助于提高运维决策效率,减少运维人员事故排查、检修决策等工作负荷,运维成本占投资0.5%测算,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年值将减少约59.22元/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