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液体菌种较传统固体菌种具有菌龄一致、生长速度快、出耳齐等优点,基于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技术,可明显缩短黑木耳生产周期,减少管理成本。
黑木耳菌种使用混乱是目前黑龙江省黑木耳产业存在重要问题,课题组收集来自牡丹江东宁市市售黑木耳菌种,采用PCR-克隆测序方法,明确了黑龙江省黑木耳主产区菌种的类型,为筛选优质黑木耳菌种提供技术支持。
黑木耳出耳管理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组与黑龙江省吊袋栽培木耳与地摆木耳企业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黑木耳产量可达到60g干耳/袋以上,可提高产量9.0%左右,按平均每袋增加干木耳产量5g,可增加收益0.35元/袋,每户种植黑木耳菌袋约10万袋,可增加3.5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有待与相关企业进一步技术推广与示范。
本项目主要针对三缸超临界350MW等级火电汽轮机机组升级技术进行自主开发,围绕节能降耗、提升机组运行安全性对汽轮机通流的核心技术,先进加工工艺,加大了研发力度,其中小焓降、多级数先进通流技术、新型铣制装配式喷嘴技术、动静叶五轴加工技术;预扭装配动静叶技术、高中压分缸技术、新型360°蜗壳铸铁低压内缸技术、"N+1支撑"技术、转子镶齿及静叶可磨涂层技术、低压轴承落地技术、小隔板套易调整技术;新型小间隙汽封等专利产权技术的研发,使超临界350MW等级火电汽轮机机组升级具备了必要条件。
通过本项目的研制,为我国研制效率更高,能耗水平更低的高效机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为降低在役机组节能降耗通流技术升级提供了示范效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2年新建学院之一,目前共有教职工44人,教师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教师队伍中获博士学位7人,获硕士学位23人,国外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国内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现有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学院拥有教学和科研用实验室6300余平方米,拥有超低温冰箱、正置和倒置多功能显微镜、显微操作仪、荧光/同位素影像分析仪、荧光/化学发光分析仪、流式细胞仪、高速离心机、STD冻干机、蛋白质层析系统、PCR仪Acta Purifier100型蛋白层析系统、凝胶成像系统等价值近1000万元的进口和国产仪器设备。
牙周病是人类患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我国又是牙周病的高发国家。牙周病的成功治疗,菌斑控制是关键。
然而,菌斑中的细菌是以整体生存的微生物生态群体,它不同于悬浮的单个细菌。细菌嵌入在含有丰富多糖、蛋白质、肽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粘附在一起生长,相互附着很紧,难以清除。另一方面,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是一种适应过程,使细菌能抵抗宿主防御功能、表面活性剂或抗生素等的杀灭作用。而且现在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生物膜中的细菌对抗菌剂的耐药性比其处于浮游状态时要高得多,对许多抗菌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这就造成实验室的结果用于临床效果不佳。现有治疗方式为牙周基础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繁琐,由于有些操作在盲视下进行及牙齿本身解剖因素的影响,存在炎症刺激物无法彻底根除及对牙体、牙周组织造成副损伤的可能;加之牙周病患需要很高的依从性,患者往往稍有松懈导致治疗失败;低频低强度超声是一个新的思路,无创,不用药或少量药物的使用将是一个突破,但其作用机制不是单纯的促渗,当外来物质介入时,细菌间信号传递,出现防御反应,其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未清楚,实验研究过程中将菌斑生物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利用特定信号系统,探讨其防御变化,揭示变化的机理。
技术转让、合同、入股均可,具体资金双方协商,希望尽快落地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