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电动汽车的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结构

电动汽车的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结构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发布时间: 2022-08-03 15:11:46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天津市滨海新区| 宋学姮 | 2023-03-26 17:07:07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的半承载式 车身的车架结构,由钢管焊接而成,包括车头架、 车尾架以及连接车头架与车尾架的中间架,所述 中间架包括一个内部布置纵横加强杆的矩形框 体以及设在所述矩形框体的纵横加强杆的上端 中部的矩形支撑框;所述车头架包括前端矩形立 框,后侧矩形立框以及对称布置在两侧并将前端 矩形立框,后侧矩形立框连接的侧框架结构,所 述车尾架包括与中间架连接的上端为平面的直 角三角架以及连接所述直角三角架的位于后端 的矩形状尾架。本实用新型能节省下车体大型钣 金模具的开发成本;降低对生产线的制造设备要 求;整体式车架提升整车的越野性能;提升整车 的低速碰撞性能,减少维修成本。
一种电动汽车的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钢管焊接而成,包括车头 架、车尾架以及连接车头架与车尾架的中间架,所述中间架包括一个内部布置纵横加强杆 的矩形框体以及设在所述矩形框体的纵横加强杆的上端中部的矩形支撑框;所述车头架包 括前端矩形立框,后侧矩形立框以及对称布置在两侧并将前端矩形立框,后侧矩形立框连 接的侧框架结构,所述车尾架包括与中间架连接的上端为平面的直角三角架以及连接所述 直角三角架的位于后端的矩形状尾架。

目前市场上的纯电动乘用车一般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白车身全部采用冲压、焊接工艺制造,承载式车身在受到撞击时能有效将能量传递到整个车身,有很好的吸能和保护乘员的作用,但是承载式车身的纵梁和大型覆盖件需要大型的冲压设备和模具进行制造,很难实现高度通用,且对设备、研发的投入成本要求很高。

承载式车身由于没有刚性的车架,在越野工况、坏路、颠簸路面行驶的时候,整个白车身随着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情况不同,悬架会产生很复杂的运动轨迹,白车身和悬架是刚性连接,白车身也会因为悬架的大幅度运动产生一定的扭转变形,悬架在设计的时候是模拟固定在刚性物体上,白车身的这种变形会对悬架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中科先进院”)成立于2015年6月,由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共建。面向区域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天津中科先进院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医药等领域,重点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搭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产业人才高地,促进国际技术转移与合作。天津中科先进院2016年获批国家发改委“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017年获批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创新创业平台”、“天津市企业育成平台”,2018年被首批认定为“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申报知识产权252件,衍生孵化企业70余家,新增注册资本近10亿元。 天津中科先进院立足天津滨海高新区全域和区域产业特点,依托中科院先进科技成果和团队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重点开展面向科技型初创和中小企业的孵化培育服务,打造有影响力、有特色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一种电动汽车的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结构,由钢管焊接而成,包括车头架、车尾架以及连接车头架与车尾架的中间架,所述中间架包括一个内部布置纵横加强杆的矩形框体以及设在所述矩形框体的纵横加强杆的上端中部的矩形支撑框;所述车头架包括前端矩形立框,后侧矩形立框以及对称布置在两侧并将前端矩形立框,后侧矩形立框连接的侧框架结构,所述车尾架包括与中间架连接的上端为平面的直角三角架以及连接所述直角三角架的位于后端的矩形状尾架。

所述的侧框架结构包括前端连接一个人字架的侧矩形框,所述侧矩形框的内侧通过两个八字架分别与所述后侧矩形立框以及前侧框架连接。

所述的前侧框架连接包括上水平杆,下水平杆以及立杆,所述立杆与对应的八字架相连接,所述上水平杆与前端矩形立框及立杆的上部连接,所述下水平杆通过连接杆与立杆的下部连接,所述后侧矩形立框通过斜杆及一个立连接杆与由中间架延伸到前端的轴向杆相连接,所述下水平杆与轴向杆的前端通过斜面杆连接,所述的下水平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杆连接。

所述的矩形状尾架包括上架以及下架,所述上架与下架通过立杆组件相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的直角三角架的水平杆件以及斜边杆件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的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结构,能节省下车体大型钣金模具的开发成本;降低对生产线的制造设备要求;整体式车架提升整车的越野性能;提升整车的低速碰撞性能,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合作

对一般低速电动汽车,车架使用钢管结构焊接,可以有效降低下车体变形,减少模具和生产设备投资。本实用新型的提出,能节省下车体大型钣金模具的开发成本;降低对生产线的制造设备要求;整体式车架提升整车的越野性能;提升整车的低速碰撞性能,减少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