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富含营养物质多酚的油菜品种

富含营养物质多酚的油菜品种

成果类型:: 新品种

发布时间: 2022-06-08 10:49:39

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方案
方案提交机构:“科创中国”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 徐琴 | 2022-10-31 11:28:45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利用聚合杂交、小孢子培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手段,选育了如中油杂19等系列富含具有抗氧化活性、抗致癌性和抗诱变作用的营养物质多酚的油菜新品种。实现指标:在试验中产量或产油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低芥酸,低硫苷,抗病抗倒,适机收。

其中,中油杂19于2017年获得国家品种登记GDP油菜(2017)420053,2020年入选2017-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21年获中国农科院杰出科技创新奖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家区试中,平均亩产195.35kg,平均亩产油量97.57kg,比对照增产12.7%;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含油量达50%,比对照高5.4个百分点,是我国第一个冬油菜产区含油量达50%的国审品种;芥酸0.15%,硫甙21.05mol/g(饼),优于国家双低标准;抗菌核病、高抗倒伏、抗裂角,适宜机收。经7D技术工艺生产的功能型菜籽油总酚含量达237.7 mg/kg,是市售橄榄油、茶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的1.5-60倍。2013年以来在长江流域示范推广2000万亩以上,产生经济效益55亿元以上。在湖南省、湖北省及安徽省的 4 个县市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数据表明,中油杂19与当地品种相比平均亩产增产 9.72%-63.55%,物理压榨下每百公斤实际产油比当地对照品种多6-9公斤。在2022年安徽省全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现场,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大湾村的300亩攻关田种植的中油杂19在机械化联合收获下,实测亩产达到278.0公斤,较7个高产竞赛油菜攻关田平均亩产高出29.2公斤,比国家高产竞赛下达指标高出约30公斤。

本项目选育的富含营养物质多酚的中油杂19等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优质、多抗、适机收等特点,经济效益可观。

1、产量高。2019年5月,在安徽省望江县采用棉花/大豆-油菜模式种植的中油杂19,经官春云院士等专家组测产,理论亩产达289.9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理论亩产244.8公斤增产18.4%。

2、产油量高。2019年5月安徽望江现场榨油,每百公斤实际产油43.5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36.0公斤增产20.8%。

3、品质优。低芥酸,低硫苷,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7%,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组成比例最为合理,富含甾醇、多酚、维生素E等多种活性功能成分。

4、抗倒伏、抗菌核病、抗裂角,宜机收。

本项目研制的中油杂19等富含营养物质多酚的油菜新品种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区种植,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表现在:

1、油菜种植面积广,潜力大。近年来,我国食用油安全供给形势严峻,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20年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仅为30.4%,进口依赖度超过国际安全预警线。保障食用油安全供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此,2021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强调,“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202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菜籽油占全国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0%以上,是国产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双低菜籽油脂肪酸组成合理,具有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被认为是最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大宗食用油,发展油菜产业是保障食用油供给和提升消费品质的迫切需要。我国现有油菜种植面积约1亿亩,尚有1亿亩盐碱地和6400万亩冬闲田可开发利用种植油菜,种植潜力大。

2、“中油杂”系列品牌优势明显,技术支撑强。中油杂”系列品种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所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年应用面积达4000万亩以上,覆盖全国油菜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品牌优势明显,并且拥有育种、栽培、植保、加工、品质检测等学科,能够为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新品种聚合高产、高油、优质(双低品质、菜籽油富含多酚、甾醇等多种活性成分)、多抗(抗菌核病、抗倒伏、抗裂角)、适机收等特性,竞争优势明显。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由王汉中院士领衔,以“四个面向、两个一流”为指引,在油菜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品种创制、产品与生物健康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链式创新,引领我国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前沿。团队现有研究人员13人,其中博士9人,承担国家973、国家重点研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科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国际合作、省部级重点等多项课题。团队在高油高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选育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利用聚合杂交、小孢子培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手段,育成了中双11号、中油杂19、中油杂501等高油高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其中中油杂19是我国首个含油量超50%的国审冬油菜品种,累计示范推广2000万亩以上,2020年入选2017-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21年获中国农科院杰出科技创新奖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7D技术工艺生产的功能型菜籽油总酚、VE、甾醇等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市售橄榄油、茶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总酚是其1.5-60倍,VE是1.1-6.5倍,总甾醇是1.1-13倍。

该项目选育的中油杂19等富含营养物质多酚的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优质(双低品质、菜籽油富含多酚、甾醇等多种活性成分)、多抗(抗菌核病、抗倒伏、抗裂角)、适机收等特性。

以高油高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中油杂19为例,2013年以来在长江流域示范推广2000万亩以上,产生经济效益55亿元以上。在湖南省、湖北省及安徽省的 4 个县市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数据表明,中油杂19与当地品种相比平均亩产增产 9.72%-63.55%,物理压榨下每百公斤实际产油比当地对照品种高19.3%-24.43%。2016年5月,在安徽芜湖中油杂19示范现场,由中国农学会组织专家组,经傅廷栋院士、官春云院士等专家现场测产,理论单产达284.04公斤。2017年5月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四民村稻油模式下全程机械化种植田块测产,理论产量186.98公斤/亩(8.5折后),每百公斤实际产油42.67公斤,比当地品种实际产油34.8公斤,增产22.61%。2019年5月,在安徽省望江县采用棉花/大豆-油菜模式种植的中油杂19,经官春云院士等专家组测产,中油杂19理论亩产达289.9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理论亩产244.8公斤增产18.4%,每百公斤实际产油43.5公斤,比当地主推品种36.0公斤增产20.8%。在2022年安徽省全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现场,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大湾村的300亩攻关田种植的中油杂19在机械化联合收获下,实测亩产达到278.0公斤,较7个高产竞赛油菜攻关田平均亩产高出29.2公斤,比国家高产竞赛下达指标高出约30公斤。

中油杂19通过7D技术工艺生产的功能型菜籽油总酚、VE、甾醇等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市售橄榄油、茶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总酚是其1.5-60倍,VE是1.1-6.5倍,总甾醇是1.1-13倍,为促进人民食用油健康、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品种技术转让不低于100万元。成果转化方向:油菜生产、加工、销售。转化具备种子收获晾晒场地500平米,种子精选加工设备1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