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在皮肤黑色素调控中的产业化应用

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在皮肤黑色素调控中的产业化应用

发布时间: 2019-05-08

来源: 科创中国_资源共享平台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成果介绍
一、主要技术内容 主要采用如下技术开展了本成果研究工作。1、采用常温高压膨爆提取+膜浓缩+柱层析分离技术进行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常温高压膨爆提取的原理就是中药颗粒由高压状态突然释放到常压状态,细胞膨胀爆裂,有效成分完全释放出来。核心技术在于多级膜与高压提取器、柱层析分离的联用设计。它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流程与自控设计以及排污和安装设计,将高压提取、微滤澄清、超滤分离、纳滤或反渗透浓缩、柱层析、在线清洗、过程自控等多技术单元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技术及成套装备,实现中药提取物全过程常温制备,确保天然活性成分的保留,避免加热提取引起的活性成分损失。并可克服超临界萃取造价高、提取成分受极性限制的缺陷。具有提取效率高、节能、设备体积小、活性成分保持好、提取物色泽浅等优势。2、采用天然活性成分的包裹稳定化技术进行活性成分的包裹。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成分进行微脂质体包裹研究,提高了天然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并提高皮肤吸收效果,解决了困扰天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应用稳定性问题。同时脂质体包裹具有缓慢释放的作用,从而延长活性成分的药效时间。3、采用分子水平评价技术进行天然活性成分的筛选和黑色素生成调控机理。酪氨酸酶是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通过测定天然活性成分对酪氨酸酶催化底物(LDOPA)合成黑色素的抑制率和抑制动力学来评价天然活性成分的抑制黑色素生成效果。分子水平评价技术具有快速筛选的优势,解决美白活性成分的初筛工作量庞大的问题,同时从分子水平阐明黑色素生成调控机理。4、采用细胞水平评价技术进行天然活性成分效果评价和黑色素生成调控机理探讨。采用黑素细胞(如小鼠B16F10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实验,测定天然活性成分对黑色素细胞培养过程中色泽变化可直接判断黑色素调控效果和调控机理。细胞水平评价技术比分子水平评价技术更接近于实际,从而弥补分子水平评价技术准确度的不足,同时从细胞水平阐明黑色素生成调控机理。5、采用临床皮肤评价技术进行化妆品调控黑色素的效果评价。采用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仪测试使用者使用前后黑色素的变化情况判断美白效果。临床皮肤评价技术是最准确的评价技术,一方面证实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黑色素生成调控机理,二是证实天然活性成分应用效果。5、采用先进化妆品制备技术制备化妆品。采用液晶乳化技术、多重乳化技术制备膏体细腻、美白效果良好、易于吸收、肤感好的化妆品。二、主要研究结果 通过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筛选出了15种具有强效抑制酪氨酸酶的中药,并采用常温高压膨爆提取技术和柱层析分离技术进行了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获得了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条件。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获得1件授权发明专利。2、筛选得到了强效抑制酪氨酸酶的天然化合物阿魏酸、异阿魏酸、光甘草定、甘草黄酮等4个,其对酪氨酸酶抑制的IC50值低于***。得到分离提纯后的强效黑色素激活活性物咖啡酸、绿原酸等2个。3、通过研究,得到了强效黑色素抑制中药提取物组合物新产品5个,其***%质量分数对酪氨酸酶达到90%以上,对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抑制率达到70%以上,已经获得6件授权发明专利。得到了强效激活黑色素生成中药复方提取物新产品1个,其***%质量分数对酪氨酸酶的激活率可达到***%,对黑色素合成激活率为***%。*** g/L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对细胞内黑色素合成抑制率已大于*** g/L熊果苷的抑制率。中药提取物组合物红细胞溶血实验的L/D值均大于1500,10%提取物浓度溶血率低于5%,优于熊果苷的L/D值76和溶血率***%。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获得8件授权发明专利。4、获得了天然活性成分脂质体包裹的技术方案,微囊包裹率达到91%。制备的脂质体粒径300nm左右,稳定性好,包裹体对黑色素合成的抑制率与包裹前基本一致,透皮吸收率由***%提高至***%。达到相同效果应用于化妆品中的成本分别仅为光甘草定、苯乙醇间苯二酚、熊果苷的1/48、1/10和1/6。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获得1件授权发明专利。5、从分子水平对天然化合物及其类似物抑制酪氨酸酶的构效关系研究,探讨了不同官能团对抑制效果的影响,初步构建了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和分子设计方法。并按照分子设计方法进行了强效美白防晒剂阿魏酸酯系列化合物的合成。6、从细胞层面进行了天然活性成分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机理研究,揭示了天然活性成分美白机理,为天然活性成分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7、从皮肤临床层面进行了天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应用效果研究,证实了天然活性成分的美白效果,为美白化妆品开发提供了数据。开发了系列美白化妆品和美黑化妆品,所有产品已经在合作单位等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标准QB/T 22861997《润肤乳液》或QB/T 18572013《润肤膏霜》等相关标准要求,其中关键指标明显优于规定要求。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