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电站锅炉空预器三维肋管烟气暖风器防堵技术

电站锅炉空预器三维肋管烟气暖风器防堵技术

发布时间: 2025-04-06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空预器防堵 、三维肋管
成果介绍
本成果创新性地采用三维肋管强化传热技术,开发出高效烟气暖风器系统,彻底解决电站锅炉空预器硫酸氢铵堵塞难题。通过立式布置的三维肋管换热器和独创的干烧清堵系统,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传热效率达传统技术的5倍,锅炉效率提升4-9%;二是阻力降低50%以上,煤耗减少3-6g/kWh;三是实现硫酸氢铵在线清除,机组寿命延长至30年。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17000MW装机规模,入选工信部节能技术推荐目录,在旗能铝业等项目中验证了其卓越的防堵和节能效果,为火电厂提供了"高效换热+智能防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成果亮点
1、革命性防堵设计:全球首创"三维肋管+干烧系统"组合技术,彻底解决硫酸氢铵堵塞行业难题,防堵效率达100%。 2、超强传热性能:三维肋管独特结构使传热系数达光管5倍,锅炉效率提升4-9%,煤耗降低3-6g/kWh。 3、显著节能效益:空预器阻力下降超50%,年节约标煤万吨级,投资回收期<2年。 4、超长使用寿命:耐腐蚀设计使设备寿命达30年,远超传统技术3-4年水平。 智能运维优势:立式布置免吹灰,支持在线清堵,维护成本降低70%。 5、广泛适用性:覆盖300-660MW机组改造,入选国家节能技术目录,已应用17000MW装机。
团队介绍
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能源高效利用与传热强化技术研究,团队由长江学者领衔,拥有8名教授/博导、12名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强化传热(三维肋管、微通道换热器) 工业余热回收(高温烟气净化与换热一体化技术) 相变传热(喷雾冷却、热管技术) 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5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与华能、国家电投等企业合作完成30+工程案例,技术推广至电力、冶金等领域。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