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本成果针对大量的废弃棉作物(棉壳、棉花、棉籽等)进行处理,通过预处理和碳化技术,实现了将棉废弃物转化为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实现变废为宝。所制备的硬碳材料电化学可逆储钠容量可达320 mAh/g, 首充效率可达90%。循环寿命可达1000次,保持率达80%.成果主要优势在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得材料的性能与目前商业化可乐丽公司材料相当。
成果亮点
复合预处理废弃棉作物加工技术,可能涉及多种预处理步骤的组合,旨在提高废弃棉作物的利用率和加工效率。一种可能的复合预处理技术包括对棉花加工废弃物进行磷酸和特定离子液体预处理,然后通过催化热解过程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这种技术不仅能够从废弃物中提取有价值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氧化-碳化联合处理技术,则是一种材料处理技术,通常用于改善材料的性能或制备新型材料。在金属合金领域,这种技术可以影响合金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通过控制氧化和碳化的条件,可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组成的氧化-碳化层,从而提高合金的耐高温腐蚀能力。此外,在废弃物的处理中,氧化-碳化联合处理技术也可能被用于改变废弃物的化学组成,使其更适合后续的回收或处置过程。
团队介绍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为材料电化学、碳基能源材料、钠离子电池材料。在材料化学及化学专业期刊中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Chem. Mater.、J. Mater. Chem、J. Electroanal. Chem.、J. Electrochem. Soc.,《复合材料》、《高等学校化学化学报》发表SCI篇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主持湖北省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