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研究团队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利用充气反冲核谱仪SHANS,通过熔合蒸发反应成功观测到了新核素钚-227。团队测量了该新核素的α衰变能约为8191 keV, 半衰期约为0.78秒。进一步研究显示,钚-227的衰变能和半衰期满足已知钚同位素α衰变性质的系统规律。
成果亮点
钚-227是近代物理所合成的第39个新核素,也是中国科学家发现的首个钚同位素。它的成功合成为继续发现其它更轻的钚同位素、深入研究中子幻数126壳效应的演化奠定了基础。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多个项目的支持。
团队介绍
作为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杨华彬,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解决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参与建造了新一代兰州充气反冲谱仪SHANS2,并提出一种新数据处理方法,使得微秒级短寿命核素α衰变能的能量分辨由150keV左右提高到65keV,为多个短寿命核素的鉴别及其衰变性质准确测量奠定了基础。2015年以来,先后合成了6个新核素215U、219Np、207Th、160Os、156W、227Pu和1个新的218Pa的同核异能态,发现了208Ac的α衰变精细结构。基于测得的实验数据,完成了对N=82中子壳的演化、93号元素的质子滴线、α衰变能的奇偶效应等多个重要核物理问题的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45篇,承担中国科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其他项目10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