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混合动力智能谷物联合收获机

混合动力智能谷物联合收获机

发布时间: 2025-03-24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
成果介绍
随着现代农业装备的转型升级,在化石能源逐渐匾乏的情景下,农业机械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正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同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工业、安防、汽车行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农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可自主识别作物倒伏性状、收获物的含杂破碎情况、车辆前方障碍物等,自动调节作业参数,辅助机手作业,减轻作业强度。 基于以上情况,中联农机公司开发了TG100-DH混合动力谷物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TG100-DH),滚筒、风机、拨禾轮三大核心工作模块由皮带传动改为电机独立驱动与控制,行走系统由液压行走改为电机直接驱动,增加发电机由发动机直驱,并搭配大倍率电池,进行削峰填谷达到节能目的,也一并减少了多级皮带传动在动力传输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并且由于电机对控制信号的响应相比机械传动非常迅速,因此中联农机的分布式电驱又带来了作业参数控制上的便利,有利于在收割机上实施各种智能控制策略。 目前该型混合动力智能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在四川、河南、山东、陕西、青海、甘肃等省份进行了收割作业,经过对于收割地块情况的相关参数调整后,均能满足各地收割要求。
成果亮点
本成果创新点体现在: 1.创新设计了谷物联合收获机混动架构,通过匹配发动机-发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低电量大倍率动力电池,研制柴电-电池智能优化负载匹配控制系统,对比燃油机型,节油效果显著; 2.开发了滚筒、风机、拨禾轮电机直接驱动系统,省去多级传动部件,提高传动效率、降低了核心部件故障发生率和耳旁噪声; 3.开发了谷物联合收获作业损失、含杂破碎及倒伏检测装置,能够自适应进行滚筒、拨禾轮、风机等工作部件运动参数调整,提升谷物联合收获机作业适应性,经检测,较燃油动力机型作业效率提升19%。 混合动力智能谷物联合收获机主要整机参数包括:发动机功率:129KW;喂入量:10kg/s;脱粒滚筒型式:纵轴流式;脱粒滚筒尺寸(外径×长度):Φ620×3180。 通过样机与整机验证,对比燃油机型,作业效率提升15%;能耗降低25%;滚筒传动核心部件故障率降低至1%;噪音降低2~3dB;自适应调整作业车速、防堵塞,降低机手操作难度及劳动强度。本成果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混动节能和自适应协调控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团队介绍
本项目研发团队来自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及湖南大学等单位,主要团队成员包括:郭岗正高级工程师、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人;付新宇高级工程师、中联农机、项目实施管控;贡军高级工程师、中联农机、项目实施管控;徐锋工程师、中联农机、技术指导;杨志平工程师、中联农机、负责整机设计;余军工程师、中联农机、混动系统设计;陈超华工程师、中联农机、AI系统设计;陈黎卿教授、安徽农业大学、项目设计;杨洋教授、安徽农业大学、项目设计;严加芳工程师、中联农机、传动系统设计;葛帅工程师、中联农机、三电系统设计;刘熙工程师、中联农机、混动系统软件设计;朱延胜助理工程师、中联农机、负责项目管理等相关成员。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设施农业装备科技服务团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评价时间:2025-03-26

张振新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员

综合评价

一、本成果开展了混合动力谷物联合收获机滚筒、风机、拨禾轮三大核心工作模块由皮带传动改为电机独立驱动与控制,行走系统由液压行走改为电机直接驱动,搭配大倍率电池,进行收获作业效率、作业质量与三电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了混合动力智能谷物联合收获机产品。 二、成果创新点体现在:1.创新设计了谷物联合收获机混动架构,通过匹配发动机-发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和低电量大倍率动力电池,研制柴电-电池智能优化负载匹配控制系统,对比燃油机型,节油效果显著;2.开发了滚筒、风机、拨禾轮电机直接驱动系统,省去多级传动部件,提高传动效率、降低了核心部件故障发生率和耳旁噪声;3.开发了谷物联合收获作业损失、含杂破碎及倒伏检测装置,能够自适应进行滚筒、拨禾轮、风机等工作部件运动参数调整,提升谷物联合收获机作业适应性,经检测,较燃油动力机型作业效率提升19%。 三、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产品采取整机混动行走电机驱动和割台、脱粒、清选装置电驱架构,显著降低作业油耗和故障率、提高整机作业效率,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混动节能和自适应协调控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