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助盲行智能眼镜

助盲行智能眼镜

发布时间: 2025-03-21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
成果介绍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导盲眼镜,包括:专用眼镜、主控盒、振动腰带、耳机线、耳塞、视频电缆和电池;上电后,图像采集模块对两个微型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参数进行配置同时采集图像数据,然后通过视频电缆传输给主控盒进行处理;通过耳机将信息播报给盲人,同时将信息发送给振动腰带,振动控制模块控制腰带电机振动,提醒盲人注意前方障碍物;用户可通过专用拨号键盘实现快速拨号。本发明探测精度高、范围广、频率快、佩戴方便、重量轻、续航时间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眼镜通过双摄像头实时采集场景图像,模拟人的双眼,基于视差原理获取环境深度信息,通过厘米级精度的三维重建,实现障碍物、道路坑洼等目标的识别;眼镜还能够识别盲道、二维码图案物品等目标。识别结果最终通过语音播报和腰带振动提示盲人。眼镜关键技术实时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智能目标识别技术和基于SoC系统的集成设计技术,可以拓展应用到机器人/无人机视觉导航、vSLAM、VR/AR、工业检测等领域
成果亮点
基于知识产权开发的“天控”智能辅助眼镜,主要技术优势和性能指标如下: 一、主要技术优势 (1)识别目标种类多 能够识别障碍物、车辆、行人、人脸、楼梯、斑马线、红绿灯等90多种目标,基本覆盖用户出行导航避障需求。 (2)融合电子地图导航 实景导航与电子地图导航融合在一起,安全引导用户到达目的地。 (3)提供目标三维空间信息 双目立体视觉+超声测距能够探测三维环境场景,计算目标三维空间位置和尺寸。 (4)手环振动实时提示 手环振动能够实时反映周围环境目标分布情况,避免音效提醒干扰用户听觉等问题。 (5)视觉定位功能 用户能够创建专属视觉地图数据库,实现场景精确匹配定位。
团队介绍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重要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控制与电子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该研究所成立于1968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承担多项关键系统的研制任务,并参与商业航天投资。​研究所的核心业务涵盖制导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定位定向系统及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抓总工作。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器、导弹等国防装备,是我国航天控制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其研发成果在提升装备精度与可靠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的下属单位,研究所与集团内部其他机构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同时,其以“十七所”为别名,体现了在集团内的序列定位。这种隶属关系使其能够整合资源,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2020年,研究所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体现了其在科研创新与社会责任方面的综合成就。现任党委书记姚宏达领导团队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