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本规程是在总结隧道内轨道式机器人病害监测实践经验基础上,吸纳近年来相关科研成果编制完成,统一和规范了采用轨道式机器人实施隧道结构裂缝、接缝变形、渗漏水等监测工作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规程共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监测作业要求、轨道式机器人病害监测配套设计、轨道式机器人、监测平台、实施与验收等。
成果亮点
1、监测场景全覆盖:区分正常、异常、特殊监测三类情景,明确不同频率(正常监测≥1次/天,异常监测实时跟踪),并划定代表性区段(地质薄弱区、病害高发区),确保监测针对性。
2、高精度与智能化:要求裂缝监测精度≥0.1mm,渗漏水识别面积≥0.0001m²;搭载视觉相机、3D传感器及红外设备,结合边缘AI算法实现病害自动识别与分类,提升数据准确性。
3、配套设计标准化:规范轨道承载力、平滑度及充电设施布局,利用BIM技术验证路径合理性,确保机器人运行稳定性与覆盖率。
4、智慧平台联动预警:建立监测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分析及多级预警(如五级裂缝预警),支持远程控制与实时交互,强化隧道健康管理的主动性与时效性。
团队介绍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股票代码:300284)是基础设施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为客户价值持续创新”。2015年5月,“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2016年,集团战略联合了全球领先的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商——西班牙EptisaServiciosdeIngenieria,S.L.(简称“Eptisa”)公司。 集团业务涉及公路、市政、水运、铁路、城市轨道、环境、航空和水利、建筑、电力等行业,提供包括投融资、项目投资分析、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检测、项目管理、运营养护、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服务。目前已拥有99家子公司,在全球20多个地区设立分支机构,60多个国家开展项目,现拥有8000多名正式员工。2022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中,集团位列第57位;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中,位列第74位;2021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中国《建筑时报》“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中,集团位列第7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