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虫草菌质选用的菌种为蝉棒束孢,是在多成分培养基条件下,经过液、固双相发酵培养,多道工序加工而成,不仅含有腺苷、多糖等活性成分,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D-甘露醇和核苷类、维生素类、蕈糖、硬脂酸等物质。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不仅提高饲料转化率而节约成本,更快增加肉用动物体重而提高产量和降低死淘率,是新一代高效绿色饲料原料。
生物技术培育出的具备抗菌消炎能力的虫草真菌添加进饲料中。在比对实验中,使用虫草饲料的幼苗抗病可提高90%以上,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在牧场应用过程中,金丰海洋牧场2024全年共计投放大黄鱼鱼苗20万尾,一年周期内无需投放任何人工合成抗生素,大黄鱼存活率超98%,饲料投放量和实际重量增长十分接近,代表饲料利用率大大提高。
陈祝安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泛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微生物学家;中国虫草产业创新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虫草博物馆顾问。曾任浙江省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大会代表,曾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重大贡献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樊美珍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虫草产业创新技术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虫草博物馆副馆长、健康食品研发中心主任。曾任安徽农业大学虫草研究所所长。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评价时间:2025-03-25
综合评价
该成果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的具备抗菌消炎能力的虫草真菌添加进饲料中,将该技术推广应用相关水产养殖行业,能够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另外,因在产品在其他鱼类养殖产业中论证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在其他相关鱼类养殖中的添加技术。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