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光致白光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一种光致白光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发布时间: 2025-03-03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委托开发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
成果介绍
本项目成功制备了稀土掺杂ZnO-Sb2O3-Al2O3-P2O5(ZSAP)玻璃,ZSAP玻璃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根据热稳定性参数(H)和Saad-Poulain 准则(S)计算得到基质ZSAP玻璃和Pr、Nd、Sm掺杂ZSAP玻璃的△T在110~120C之间,说明该玻璃具有非常好的热力学稳定性,适宜做光纤玻璃。另外ZSAP玻璃在Sm掺杂和Dy掺杂的条件下,体现了较好的白光性能,较适合做LED用白光玻璃。授权发明专利:一种光致白光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在254nm 激发下,ZSAP基质玻璃呈现源于Sb3+的覆盖近紫外/紫/蓝/绿/ 黄光谱区的310~620nm 的发射带,激发光谱表明,宽带发射的有效激发范围为200~320nm。在254nm光的激发下,3种不同Sm2O3掺杂量ZSAP玻璃有Sb3+的310~620nm的宽带发射以及峰值位于563、600和646nm 的Sm3+的3个窄带发射。Sm3+掺杂量增加,使ZSAP玻璃在254nm辐射下的荧光呈现从蓝白色到暖白色变化,表明调控Sm3+掺杂量能够在SP玻璃实现色彩可调的白色荧光发射。
成果亮点
该技术可作为白光LED的光致发光玻璃,也可作为防伪荧光粉,在陶瓷防伪中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成本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团队介绍
张晶晶,硕士生导师,1982年出生,2013年12月毕业于河海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大连市科技之星。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一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及横向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4项,曾参与研究的产品:数字行程控制陶瓷涂层活塞杆液压缸,通过水利部鉴定【鉴字(2008)63号】,并投入批量生产。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