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双网络增强增韧及功能化海藻基纤维已成功在中试湿法纺丝机连续纺制,力学性能提升近1倍,还可同时具备吸湿、吸附、阻燃和蓄热调温等多功能。聚乙二醇酯类双网络改性海藻纤维断裂强度最大达到3.15cN/dtex,断裂伸长率达到14.3%,结晶焓达到68.73 J/g,热稳定性良好,在200℃时仍能保持稳定;丝素蛋白类双网络改性海藻纤维氧指数达到27,可纺性良好,吸湿率达20%,120min时纤维保湿率达17.8%,吸湿平衡时间提前到60min,其混纺纱布断裂强力达512.5N,吸水率达到465%,纬纱中含有100%复合纤维的纱布吸湿率是纯棉纱布吸湿率的2倍以上,纱布水汽透过率较好,且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如作为敷料在创口附近吸收创口的渗出液后,混纺纱布以水凝胶的形式存在,给予创口一个湿润的环境,对于创口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对作为医用敷料和医用绷带的应用提供了优秀的前提条件。特殊的双网络互锁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而且有利于调控网孔结构,因此采用此法可制备不同形态的多孔材料,在吸附材料、气凝胶材料等方面前景也非常广阔。
成果亮点
双网络结构改性海藻纤维经济指标可观,6000亩水面海藻养殖价值约600万元,可产出万吨淡干海藻价值5000万元,可深加工成纤维级海藻酸盐原料价值7000万元,可生产出800吨海藻纤维产品,产值达8亿元,效益预计达1.3亿元。双网络结构改性海藻纤维开发社会效益显著,双网络改性为海藻纤维的力学改善和功能改性提供了可靠路径,改性海藻纤维具有力学增强增韧、吸湿、阻燃、调温等多功能性,可在满足服用、产业用等其它领域性能要求,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环保的追求潮流,满足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团队介绍
张鸿,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1年12月生。2008年12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学名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功能性纤维材料科研团队骨干。 国家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大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化学纤维和生物质纤维材料成型与改性、功能与智能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近年来,主持辽宁省高等学校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大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基础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大连市创新基金项目、大连市科技攻关项目、大连市科技基金项目和大连市建委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合作开发项目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