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海农红2号是用大丰糯与凤枣丝苗杂交,利用系谱选育优良株系的方式经8代连续选育,使其稳定而育成的优质常规特种红米稻。早造全生育期132-136天。株型集散适中,叶姿挺直,群体整齐,分蘖力强,多穗,结实率高,谷粒细长、种皮红色,后期熟色好。平均株高105.5cm,穗长23.3cm,平均亩有效穗17.8万,每穗平均总粒141.2粒,结实粒125.6粒,结实率88.9%,千粒重24.5g。田间种植表现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海农红2号于2022年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编号2021-2-1727),适宜海南省各市县作早晚造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成果亮点
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报告:海农红2号出糙米率77.9%,精米率67.6%,粒长6.7mm,长宽比3.4,透明度3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13.4%,蛋白质6.92%。微量元素检测结果为:铁含量9.01mg/kg,钙含量128mg/kg,镁含量1108mg/kg,钾含量2832mg/kg,锌含量22.0mg/kg。
团队介绍
热带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团队自2002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海南全省野生稻调查、收集和保护,在海南省澄迈县永发基地初步建设了“省级热带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收集3000余份野生稻资源入圃保存(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指导6个市县建立普通、疣粒和药用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育成含有野生稻基因的不育系海野A、红米稻新品种海农红1号、高产高抗杂交稻特优2011通过海南省审定。参与获得“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获得海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1项,为我国水稻产业发展、野生稻保护和利用做出重要贡献。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