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针对稻作烟区生态特点和稻茬烤烟氮肥施用过量问题,围绕调优稻作烟田土
壤生态、调正稻茬烤烟营养状态、控制烟田面源污染和提高烟叶质量的目标,
采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生态学和烟草学原理,从氮素
养分利用、肥料配比、施肥方式、栽培措施等角度,利用 15N 示踪技术,研
究了稻茬烤烟氮素养分利用与氮去向,揭示了烤烟氮素损失途径和氮素高效
利用机制,为稻作烟区烤烟减氮提供了理论支撑。围绕减氮提质增效目标,
研发了稻茬烤烟增密减氮、根区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施有机碳肥、促根
减氮和稻秸还田重构耕层等减氮增效技术模式,
成果亮点
揭示了烤烟氮素损失途径和氮素高效
利用机制,为稻作烟区烤烟减氮提供了理论支撑。围绕减氮提质增效目标,
研发了稻茬烤烟增密减氮、根区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施有机碳肥、促根
减氮和稻秸还田重构耕层等减氮增效技术模式,编制了湖南省地方标准《稻
茬烤烟施肥技术规程》和企业标准《稻茬烤烟施用有机碳肥技术规程》《烟
稻轮作模式下稻草促腐还田技术规程》,改变了稻作烟区施肥模式长期单一
的现状,并在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稻作烟区广泛应用。研发了
稻茬烤烟专用基肥(N:P2O5:K2O=6:15:11)、提苗肥(N:P2O5=29:9)和全
水溶性追肥(N:K2O=10:40)及配套施用技术,为稻作烟区烤烟减氮提供了
配套产品。
团队介绍
农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诞生和发展贯穿着湖南农业大学的全部历史过程。117 年的办学历史,70 年的本科教学,最早可追溯至 1950 年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和 1949 年湖南大学农业学院的农学专业。1951 年院系调整组建湖南学院开设农学系,2002 年在农学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农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培养体系的研究教学型学院。学院设有农学系、智慧农业、种子科学与工程系、草业科学系、烟草系、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等 6 个教学基层组织;开办农学、智慧农业、种子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烟草等 5 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