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千万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双碳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及《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钠离子电池等技术研发及规模化试验示范。钠在地壳中储量丰富,价格便宜,同时钠离子电池能提供与锂离子电池相当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功率密度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使得钠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面向国家新能源利用及资源有效利用的重大战略需求,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深耕低成本、高安全钠电池关键技术,建设了国际一流的钠电池系统研发、智能化制造和批量生产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材料,如低沉本抗腐蚀水系电解质及本征安全的聚合物钠离子固态电解质,硼/铝基高稳定钠盐及阻燃添加剂等。。秉持“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工艺设计理念,打造出低成本水系钠离子电池和高安全、长寿命固态电池电芯及系统,为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及随之而来的能源系统革新提供强有力的储能技术支撑。
成果亮点
建成了智能工程化平台,成功研制出低成本、高安全及长使役寿命钠电池及电源系统,可批量生产钠电固/液电解质、功能隔膜及电极等核心材料。
团队介绍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 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于 2006 年 7 月 启动筹建,2009 年 11 月 30 日通过共建三方验收并纳入中国科学院 “知识创新工程”管理序列的国立科研机构。2019 年 6 月 17 日,山东 省、中科院、青岛市三方签署协议以青岛能源所为依托单位,共同筹 建山东能源研究院,支撑国家能源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山东省能源科 技创新能力,服务能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依托青岛能 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的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在 2020 年 12 月 17 日挂牌筹建。形成了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青岛新能 源山东省实验室“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