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关键技术及应用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关键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 2024-11-06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作价入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行业领域:
节能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成果介绍
在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发展极不平衡的背景情况下,电动汽车充电站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土地及可再生资源,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以及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成为重中之重。本项目利用光伏发电和蓄电池储能技术,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为电动汽车供能。通过“光伏+储能+充电桩”一体化系统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电能得以优化配置,同时储能系统能够在夜间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期通过储能电站和电网一同为充电站供电,既实现了削峰填谷,又能节省配电增容费用,同时能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改善了能源利用结构,实现了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靠供电,助力实现清洁电力、绿色出行,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成果亮点
本项目的技术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光伏发电端,研发了光伏实际最大功率点的动/静态精确跟踪技术,解决了光伏发电在多重不确定工况下的效率提升难题,实现了光伏发电“最大出力”。(2)在储能端,发明了分散共享储能联盟机制和经济最优化调度技术,解决了小微储能装置分散闲置和利用率低的难题,实现了光伏发电“高效消纳”。(3)在充电端,提出了具有电动汽车动力电池SOC/SOH检测的智能充电技术及基于复杂加权网络模型的充电引导技术,解决了充电桩利用率低和充电负荷不均衡的难题,实现了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团队介绍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作为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