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针对现有驾驶行为监测技术和方法存在的,难以实现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对极微风险行为的实时监测问题,项目组研发了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操控极微风险识别的无干扰监测方法与状态识别技术。本技术成果搭建了摩擦纳米发电机(AK‑TENG)的制备和智能网联模拟驾驶场景,提出基于AK‑TENG的驾驶人风险操作行为辨识模型,获取基于PL‑TENG的表征驾驶状态特征指标;利用摩擦纳米发电机将驾驶人极微行为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进而构建智能网联操控极微风险特征指标识别模型,实现对驾驶人驾驶状态和驾驶操作行为的无干扰实时监测。
成果亮点
成果处于研发阶段,已有原理样机。目前市场暂无同类产品,成果中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驾驶人非驾驶行为的实时监测方法,将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非驾驶行为监测领域,为条件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一种驾驶人非驾驶行为实时监测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的原理,能够实现低成本、高灵敏度、实时、准确地对驾驶人非驾驶行为进行监测,不受光照强度,震动的影响。
团队介绍
设有20个专业学院,拥有4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材料、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学科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全世界前1‰,形成了“强地、扬信、拓天”的学科特色和理工并重、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学校现有教职工3342名,汇聚了21名院士、40名“千人计划”入选者、34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拥有1个“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