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成果以筛选出适宜祁连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建设的优良豆科草种为目标,在祁连山区豆科牧草资源本底调查基础上,在典型区域开展了16种多年生豆科牧草的引种选育试验,并对初步筛选出表现性状较好的5种多年生豆科牧草进行了系列抗逆品比和栽培生产试验及混播试验,积极构建了繁育监测体系。该成果在为祁连山区大面积全系统尺度上开展草地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繁育适宜乡土牧草品种的选种参考。同时,禾豆混播草地的高效建植技术能显著提高人工草地的植被盖度和牧草产量及营养品质,有效提高人工草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持续改良人工草地的土壤养分和碳氮含量,将对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起到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成果亮点
1.该成果针对草地生修复治理过程中祁连山区多年生豆科牧草短缺的需要,开展了豆科牧草的资源调查、引种评价、生产体系构建等工作,对祁连山区生态保护意义重大。2.该成果对扁蓿豆、草木樨、柠条、花棒和紫花苜蓿5个豆科牧草品系、品种开展了系统引种驯化和品比试验,对扁蓿豆和草木樨开展了混播试验,并编制了栽培技术及种子生产技术规范。3.编写技术规范3套、授权专利5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3篇,筛选出扁蓿豆品系1个,建设引种试验基地2处(158亩),开展技术培训6次共计120人次。专家委员会同意通过成果评价,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将成果名称修改为:祁连山区多年生豆科牧草引种选育与适应性评价。
团队介绍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保护工作,增强专业化服务保障能力,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规范化、体系化建设。完成人: 邓艳芳、徐成体、赵娜、王 伟、逯亚玲、魏希杰、李 欣、傅云洁、李全亮、徐公芳、雅 琴、于 瑶、向成坤、宋锡康、徐丰奕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