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本项针对蓝莓主产区辽宁、山东、云南3省产业发展需求,筛选并备案/认定了‘北陆’‘达柔’等5个北高丛蓝莓品种和‘奥尼尔’‘密斯梯’2个南高丛蓝莓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南高丛品种的应用打破了日光温室北高丛品种低温蓄冷量高、成熟晚的弊端,鲜果成熟期较北高从品种提前了30-40天,开辟了日光温室引入南高丛品种的先河;自主培育了‘蓝祥’‘春光’‘蓝冠’等7个蓝莓新品种和一批优良品系,填补了自主知识产权蓝莓品种的空白,为将来掌握品种“命脉”奠定了基础;系统研发了基于组织培养技术和嫩枝扦插技术的蓝莓种苗快繁技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苗木繁育成本高的问题,育苗成本下降90%,嫩枝扦插技术育苗周期丛9个月减少到3个月,为种苗繁育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的技术;根据3省地域特点研发了集成土壤改良、打破修眠、简化修剪、水肥一体化、温湿度管理、控花控果及基质配比等技术的日光温室、露地、冷棚及基质栽培模式,技术带动并引领了产业的飞速发展。建立了“市场导向+项目带动+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辐射农户”的推广模式,以搭建 “科企合作”、“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等平台,加大技术培训和人员
成果亮点
创新点:本项目在经过10 余年的实施,开创并系统完成了我国蓝莓产业适栽品种筛选及不同栽培模式配套栽培技术研发(露地、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基质栽培),制定了基于组培和扦插技术的种苗繁育技术体系,从品种、种苗和配套栽培技术上系统支撑了我国蓝莓商业化生产模式的起步、发展和兴起,同时创新了育种新技术,自主培育了一系列优质蓝莓新品种,积累了一批育种材料,为实现我国蓝莓种业自立自强打下坚实基础。率先引进筛选备案7 个蓝莓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创制了一批育种新材料,选育出7 个自主产权优良新品种;创新了采后修剪、两段式栽培、专用配方施肥、高海拔地区栽培等11 项优质化产业化关键技术;构建了多种蓝莓栽培模式及配套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实现了因地制宜、良种良法;获授权专利18 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 项,制定标准4 项,认定成果2 项,出版专著2 部,发表论文55 篇。创新并应用“科研单位+市场导向+产研联盟+项目纽带+文旅推动+示范引领+企业龙头+带动农户+电商平台”推广新模式,联动高效。三省近3 年累计推广***万亩,累计获经济效益*** 亿元,效益显著。
团队介绍
本室现有科技人员15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5人;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6人;农业部国家现代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蓝莓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1人。“小浆果育种与栽培”学科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首批重点学科,辽宁果树所优势主导学科,下设小浆果(蓝莓、树莓等)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遗传与育种、生理生态与高效栽培三个研究方向。团队以种质资源研究为基础,遗传育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为核心,成果转化应用为目的,致力于蓝莓、树莓等小浆果类果树的资源、育种和栽培技术研发、市场推广。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