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壳聚糖酰化的方法来改善其油溶性通常使用强酸(如甲磺酸)作为反应介质,强酸可引起壳聚糖的剧烈降解,同时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易于工业化生产,也容易引起环境污染。此外该产品不能在普通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因此,该技术目前并未实现工业化。
本技术是对天然产物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通过简单的迈克尔加成反应来制备壳聚糖的衍生物,使用同一套设备可实现壳聚糖的水溶性、酸溶性、醇溶性、油溶性等多种产品的生产。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泛,产物分离简单,工艺路线简单,生产过程环保,且易于产业化。该技术国内首创,已申报国家专利。
外观:淡黄色粉末;脱乙酰化度:60~100%;分子量:5~50万;溶解性:在通常的有机溶剂中可溶解,溶解度可调整。
应用范围: 壳聚糖只能在少数酸溶液中溶解是限制其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技术解决了壳聚糖在水、醇、通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问题,不但可使壳聚糖的衍生物在医用材料、水处理、涂料、黏合剂、药物敷料等多种领域中扩大其原有的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其新的应用领域,例如解决了壳聚糖在通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难题后,可使其作为天然涂料使用;此外,壳聚糖本身的韧性不好,在作为成型材料使用时,难以达到使用要求,需要与其它材料配伍使用,但又因能够溶解壳聚糖的溶剂单一,往往很难实现,本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团队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6篇,会议论文1篇;编写教材2部、讲义3部。科研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控释载体材料、绿色农药新剂型、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及应用。作为项目主持人先后承担农业部科研课题2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4项,授权专利1项。“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实践”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精品课程群的建设”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绿色化工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化工学会)
评价时间:2023-12-11
综合评价
本技术由北京化工大学研发团队开发,对天然产物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通过简单的迈克尔加成反应来制备壳聚糖的衍生物,使用同一套设备可实现壳聚糖的水溶性、酸溶性、醇溶性、油溶性等多种产品的生产。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泛,产物分离简单,工艺路线简单,生产过程环保,且易于产业化。壳聚糖的研究开发及其商业产品已出现了全球竞争趋势,并将继续保持稳定的高速发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可能因为保密原因在何为新型、产品成本、产品线情况等方面披露不足,此外,研发团队组成情况不够清晰,另外专利没有列出专利号;因此建议在推广交流时研发方加以补充及说明。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较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此技术成果向可降解塑料生产企业推广,产品向塑料加工企业推广应用,必要时向“一带一路”国家转让推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