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智能声音前端处理技术产业化

智能声音前端处理技术产业化

发布时间: 2023-12-06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股权融资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行业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
成果介绍
语音通信和交互市场容量超万亿,增长趋势显著。本项目以智能声音前端处理技术和产品切入,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壁垒及天花板高,稀缺性强。项目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通过清晰的商业策略,2年内拿下多个行业龙头订单,主营收入超2000万。 项目技术可以达到行业内独有的: 1.高降噪的同时保证声音低失真,性能行业首屈一指; 2.针对难以处理的动态多种类噪音都有稳定的降噪性能,适用于多场景多领域; 3.在终端上即可实现高性能降噪,延时低可靠性高。 本项目技术方案和产品的突破,在显著提升通话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语音识别等声音智能处理的效果,从而推动智能声音产业的落地应用。
成果亮点
1.本项目产品将“智能声音前端处理技术”与耳机、麦克风、头盔、智能眼镜等产品形态相结合,创新性的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噪音干扰通信质量和识别效果等问题,为教育、通信、办公、交通运输乃至军事等领域提供一体化的降噪解决方案,其特有的同时满足高降噪和低失真的技术特点,非常适用于今天用户对于语音的两大核心需求:即在通话的同时利用语音信息进行智能处理。 2.本项目产品创新性的在终端中实现通过应用场景中的大数据进行声音模型和噪声模型的实时更新,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场景中实时变化的噪声能量、方位、谱特征以及使用者的声音特性,实时更新耳机终端中的声音模型和噪声模型,从而适用于各类复杂和多变的噪声场景,不论在地铁、公交车、演唱会现场还是飞机发动机旁,都能取得稳定的降噪拾音效果。 3.本项目产品创新性的实现“端”侧的集定向拾音、混响抑制、回声消除、稳态噪声抑制和非线性噪声抑制于一体的声音前端处理效果,相比于“云”侧降噪方案,具有实时性高,稳定性强,运算开销小,可扩展利用三维空间中的声音信息等特点,从而将传统的“端侧采集+云侧处理”架构有效扩展到“端侧采集前处理+云侧后处理”的架构。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创始人:刘志,职务: 总经理,最高学历: 硕士。 工作履历简介: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超过 20 年智能声音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经验。从05年开始就一直在声音赛道连续创业,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苹果手机上的首款语音拨号app开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自动测评”技术与系统开发等重大项目,授权专利数十项,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成功实现创办企业的并购退出。 现带领团队创立黄鹂智声品牌,继续深耕声音领域,尤其是声音前端处理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应用和服务,致力于“用声音智能改善人类生活与工作品质”。企业 1 年时间实现营收过千万,2年时间估值过亿并已完成首轮数千万融资。 核心成员1:董明,核心成员2:王猛。
成果资料
路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