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1-27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现代农业技术
成果介绍
高寒牧区草地约占我国草地面积1/3,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少数民族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针对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与生产矛盾突出、草地持续大面积退化等问题,项目组长期扎根西藏、青海等高寒牧区,构建了高寒草地监测评估系统,揭示了高寒草地退化机理,为草地生态与生产协调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数据支撑。研发了高寒草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构建了高寒牧区饲草多源供给及贮藏加工技术,显著提升了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集成创新了高寒草地修复、饲草多源供给、饲草营养提升、暖季轮牧和冷季半舍饲为一体的“低草高牧”模式,克服了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推广应用4000余万亩,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高寒牧区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首席高清竹研究员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中国农科院农科C类英才,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大北农科技二等奖。
成果亮点
成果研发了高寒草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构建了高寒牧区饲草多源供给及贮藏加工技术,显著提升了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筛选确定了抗寒抗旱牧草品种11个,研发了休眠燕麦与多年生牧草生态补播、种-肥混合熟化、光伏智能喷灌技术,创建了水肥稳定供给的高寒草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高寒牧区“冬圈夏草”技术和低海拔农区优质饲草种植技术,解决了高寒牧区土壤贫瘠、水热不匹配的问题,使退化草地植被平均盖度提高35%以上,人工饲草产量提升4倍以上。创建了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与生产协同提升模式,在青藏高原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与生产的矛盾。明确了退化高寒草地最佳禁牧年限阈值为5-7年,确定了暖季最适放牧强度为每公顷***个羊单位,规范了退化草地修复后“长周期、低频率”暖季轮牧和牦牛冷季半舍饲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了高寒草地修复、饲草多源供给、饲草营养提升、暖季轮牧和冷季半舍饲为一体的“低草高牧”模式,克服了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推广应用,修复退化高寒草地2170万亩,累计种植人工饲草 2050万亩,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团队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气候变化与减排固碳创新团队长期扎根藏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高寒草地生态研究。高清竹研究员为团队首席,团队由5名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2名博士后、20余名研究生组成。团队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1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和软件著作权6项;主编专著4部;提交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相关政策建议4份,被中央和西藏自治区采纳,为制定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和高寒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团队坚持开展野外观测和长期定位研究,建立了农业农村部重点野外台站——国家农业环境那曲观测实验站,打造了科学研究-集成示范为一体的综合平台。研发了高寒草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构建了高寒牧区饲草多源供给及贮藏加工技术,显著提升了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集成创新了高寒草地修复、饲草多源供给、饲草营养提升、暖季轮牧和冷季半舍饲为一体的“低草高牧”模式,为高寒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专业科技服务团 (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评价时间:2023-11-30

刘春光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化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所

硕士生导师,副所长

综合评价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在创新基因、技术亮点和应用市场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成果注重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科技创新与引进以及生态与生产协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技术方面,该成果具有生态改良技术、高效种植技术以及综合养殖技术等多方面的亮点;在应用市场方面,该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专家组建议对该科技成果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加强其推广和应用,为高寒牧区草地生态保护、农业经济发展以及畜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同时,建议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和提高该科技成果的水平和实用性。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