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促进稻田养分吸收利用的水肥组合方法

一种促进稻田养分吸收利用的水肥组合方法

发布时间: 2023-11-23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
成果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稻田养分吸收利用的水肥组合方法:秸秆粉碎全还田,水稻移栽前淹水,包膜控释尿素减量20%作为基肥施用,旋耕打浆,将秸秆、基肥、土壤充分混合;干湿交替节水灌溉:在水稻返青至分蘖期保持浅水干湿交替,建立水层2‑4 cm,落干1d后再灌溉,分蘖期,包膜控释尿素相比常规施肥减量20%作为追肥撒施,分蘖后期晒田5‑7d,拔节、孕穗、抽穗至灌浆期干湿交替,建立水层1‑2 cm至落干1d后再灌溉,抽穗扬花需水关键期保持有水层或湿润,成熟期自然落干,包膜控释尿素基肥与追肥施用比例为2:1。利用稻田干湿交替节水灌溉、包膜控释氮肥、精准减量、秸秆粉碎还田的技术,提高了产量和稻田中养分的吸收。
成果亮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秸秆处理与基肥施用:该技术通过机械粉碎秸秆并将其全量还田,结合使用包膜控释尿素减量20%作为基肥,有效促进了秸秆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这种做法优化了土壤的养分状况,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同时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 干湿交替节水灌溉:本专利采用了干湿交替的节水灌溉方法。这种灌溉模式在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水分管理,如在水稻返青至分蘖期保持浅水干湿交替,拔节至灌浆期干湿交替,以及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或湿润状态。这种灌溉方法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加速秸秆的腐烂和养分释放,同时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 氮肥使用优化:在该技术中,使用包膜控释尿素替代常规尿素,并且整体氮肥用量减少了20%。包膜控释尿素的使用提高了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降低了氮素的损失,同时减少了追肥的次数,减轻了劳动强度。 综合效果:通过结合秸秆还田、包膜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干湿交替节水灌溉等措施,该专利不仅提高了稻田中养分的吸收效率,而且促进了产量的增加。同时,这些措施还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实现了丰产增效与固碳增汇的协同。
团队介绍
王斌; 李玉娥; 朱波; 宋春燕; 蔡岸冬; 胡严炎; 万运帆; 苗田田; 秦晓波; 陈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农产品品质提升与食物营养专业科技服务团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评价时间:2023-11-29

朱思浩

上海四系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顾问

综合评价

一种促进稻田养分吸收利用的水肥组合方法,在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展现了显著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其核心技术——结合秸秆全量还田与控释尿素的使用、干湿交替节水灌溉、以及氮、磷、钾肥料的优化施用——构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农业管理策略。这一策略不仅回应了中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资源限制和环境压力,同时也符合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向。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该专利成功地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和农业生产的高效性结合起来,解决了秸秆焚烧等传统做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同时通过减量施肥和节水灌溉,优化了水肥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这种方法不仅增强了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而且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在中国当前的农业现状下,该专利的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双重挑战。该专利所提供的综合水肥管理方案,正好符合中国农业向高效、环保方向转型的需求。特别是在水稻主产区,其应用不仅能提升产量和作物品质,还能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专利在技术创新、生态效益及市场应用潜力方面,呈现出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特点。它不仅代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也为实现中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绿色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