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红绿茶兼容全自动生产线研究与应用

红绿茶兼容全自动生产线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 2023-11-2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
成果介绍
目前我国茶叶加工装备整体处于连续化和部分自动化阶段,已经应用的全自动生产线种类繁多,但功能单一,设备通用性不高,生产效率较低。本项目针对传统茶叶生产设备综合效益急需提升的技术瓶颈,开展不同茶类加工工序和设备的创新融合,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红绿茶兼容全自动生产线并进行大规模示范应用,为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及装备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成果亮点
(1)在国内首次设计出柔性化红茶和绿茶成套装备的新工艺,对传统红茶和绿茶工艺进行优化融合,创新地实现一线两用、红绿茶兼制,为我国茶叶柔性化加工生产线的设计提供科学借鉴。 (2)开发出适配生产线的关键单机设备——储青机、萎凋机、发酵房、自动流量控制装置等,完全满足生产线各个单机模块的功能要求,为本项目生产线及其他类型茶叶生产线的整体构建提供装备基础。 (3)自主开发出茶叶行业首个柔性化红茶和绿茶成套装备的加工过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实现对整个加工过程的温度、流量、压力和速度等参数的自动控制,同时实现过程集中监控和远程可视化访问功能。在自动化的基础上,本项目通过茶叶加工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不同茶青类型的在线识别,使茶叶加工装备能根据不同的茶青自动选择最优加工参数,实现茶叶加工装备从自动化向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升级。 (4)在国内首创开发出加工能力80Kg/h鲜叶(红茶)和100Kg/h鲜叶(绿茶)的柔性化红茶和绿茶成套装备,生产线布局流畅,结构紧凑,比传统生产线节约厂房面积***%,减少成本投入***%。
团队介绍
汤哲:整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在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5%,对项目技术创新点1和3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1、设计出柔性化红茶和绿茶成套装备研发的整体技术方案;2、开发出柔性化红茶和绿茶成套装备的自动控制系统;3、开发出茶青识别的智能化系统。4、支持项目总结材料及相关论文的撰写和修改。 郑红发:负责生产线整体工艺设计以及试验示范,在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5%,对项目技术创新点中1和4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 1、负责生产线工艺总体设计和实验方案制定工作;2、负责生产线标准参数的研究工作,制定出系统的工艺参数;3、主持相关实验样品审评和检测;4、参与生产线推广示范工作;5、参与项目总结材料及相关论文的撰写和修改。 齐芳:参与生产线整体工艺设计及试验示范,在该项目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50%,对项目技术创新点1和3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 1、参与设计出柔性化红茶和绿茶成套装备研发的整体技术方案;2、参与开发出柔性化红茶和绿茶成套装备的自动控制系统;3、参与开发出茶青识别的智能化系统。4、参与支持项目总结材料及相关论文的撰写和修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茶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茶叶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24

袁海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研究员

综合评价

该项目针对目前国内茶叶加工生产线功能单一,设备通用性不高,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未来智能制造柔性化生产的需要等技术瓶颈,开展不同茶类加工工序和设备的创新融合,开展了单机模块适配与制造创新,开展了生产线智能控制的原始创新,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柔性化红茶和绿茶成套装备并进行大规模示范与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及装备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