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针对北方茶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围绕北方茶品质形成机理、优质抗逆品种选育、土壤肥力培育及肥水调控技术、茶园生态模式创建等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集成创建了北方茶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阐明了北方茶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
2.创建了茶树气候适应性评价模型与生态型茶树品种培育技术,培育了优质抗逆和具有优异风味特色的生态型品种7个。
3.发明了高效酶解发酵菜籽饼、大豆及豆粕技术,研发了肥料新配方3个,创建了与茶树品种及土壤相匹配的精准堆肥技术模式。
4.创建了“三优一管”提质增效技术与低产低效茶园“三改两增” 与“三板斧”技术,提出了优化茶园植物群落、增加生物多样性、病虫害秋防秋控等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3项,集成了低产低效茶园1+7生态系统重建模式。
1.系统解析了北方茶主要品质特征和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生化基础,揭示了北方茶叶品质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及其分子机理。
2. 首次利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了茶树重要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状无损检测模型,发明了基于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模型的茶树农艺性状与抗逆性状鉴定新方法。
3.发明了基于风味物质的幼龄茶树品质快速预测系统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味品质精准高效鉴定系统,创建了上述品种的多组学层级评价体系。
4.揭示了北方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的驱动机制,创建了与茶树品种和土壤特性相匹配的堆肥技术模式,提出了优化茶树根系微生物群落的新策略。
5.解析了北方茶园低产低效的主要生态障碍因子,提出了优化茶园植物群落、增加生物多样性、病虫害秋防秋控等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了低产低效茶园生态系统重建模式。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育种创新团队是2023年3月经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成立建设,为茶叶所内设机构。团队现有成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 1 人,二级研究员 1 人,博士 6 人,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省突贡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茶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院学科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等7人(次)。
团队首席专家
丁兆堂,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济南市长清寿茶科创团队首席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默道克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团队主要创新方向
(1)茶树快速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2)茶树智能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茶树生态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4)茶树抗逆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5)北方茶“谷雨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茶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茶叶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22
综合评价
项目成果不仅在北方茶提质增效方面的提高,更是对北方茶继“南茶北引”以后,发展理念的颠覆性改变,对发掘北方地区茶产业发展潜力,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1.通过该项目实施,提出的“谷雨工程”,改变了北方茶的产业格局。通过北方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谷雨季节是北方茶最好的生产季节。为了推动谷雨茶的生产项目组提出了北方茶谷雨工程概念,并在茶叶主产区推广。
2.通过该项目实施,提出了县域茶产业发展的“四套组合拳”。 一是扩大市场打好扶持政策组合拳。二是提升品质,打好技术创新组合拳。三是提升效益,打好优质产品组合拳。四是抱团取暖,打好团结奋斗组合拳。
3.促进了茶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茶农的经济收入。
4.增加了肥料企业的经济效益。该项目通过茶树专用肥的开发,有利于提升了肥料企业的研发能力,扩大有关服务企业的市场销售,使更多的茶农用上了茶树专用肥和精准施肥技术,不仅避免了茶园大面积应用其他农作物肥料, 而且还减少了化肥的过量施用。
5.提高了茶农的科学素质。该项目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展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使茶农的技术素质、文化水平、科学意识等都得到了普遍提升,在茶叶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