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

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

发布时间: 2023-11-16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品种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
成果介绍
采用早代重复测产筛选法,加快育种试验进程;采用温室和异季连续加代法,加快育种世代进程。利用遥感,开展基于全景影像的图像获取技术研究,结合虚拟成像和图像修复技术,创建小麦多视角的三维模型参数,实现小麦表型组的智能化快速准确获取;开展遗传群体材料的基因组(转录组)重测序,为全面实施基因操作层面的小麦分子育种奠定基础;实现基因组学与表型学的融合,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建立全流程数字化育种模式,加快种业大数据的研发与深度应用。经过10 余年研发,培育国审小麦新品种 8 个:山农 27 号、山农 28 号、齐民12、齐民13、齐民 17 号、齐民 20 号、齐民 21 号、齐民 24 号,省审小麦新品种19 个:山东27 号、山农 28 号、山农 31 号、山农 32 号、齐民 6、9、13、14、15、17、18、22、23、25、27、28、29 号、山理蓝 5390、山理紫 6459;国审玉米新品种1个:齐民玉 6 号;省审玉米新品种 9 个:山农齐民 1 号等。累计推广面积 7000 多万亩,增产粮食 42 亿多公斤,为农民增效84 亿多元,社会效益 560 亿元。
成果亮点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公司为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组织建立种业培育科技攻关小组和专家团队,靶向突破,变“卡脖子”清单为成果清单,提高种业科技研发水平。针对小麦用水耗费多的问题,育成节水型山农 27 号和齐民 6 号、9 号、13 号、14 号等系列品种,有效减少小麦用水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提高小麦产量与种子适应性差的问题,成功育成亩产 850 kg 潜力的品种,培育一批以齐民12号、15 号、17 号为代表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易制种”新品种。选育的山农 28 号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较大增产潜力。2020年亩产 *** 公斤,刷新了全国冬麦区小麦最高产纪录,2023 年作为骨干型小麦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成为全国十大小麦优良品种之一,目前推广面积居全国第 4、山东省第 2。齐民17 号500 亩连片种植,亩产达 *** 公斤,创造大面积种植新高;齐民23 号是山东首个比对照济麦 22 号早熟 3 天,增产 5%的小麦品种,并克隆出早熟基因。
团队介绍
公司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人才优先发展,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达到借“脑”开发、借“力”发展的目的。先后同中国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作物育种、高效农业、高效高抗基因挖掘、植物无性繁殖、作物栽培、无人农场技术研究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技术核心团队包含千人计划专家、万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在内的高层次人才 40 余人,可以从科研项目开展、成果转化和关键技术上给予指导。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24

张增艳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综合评价

主要从科技成果创新水平,市场前景,产业化路径、投资风险与回报等角度对成果转化提出综合性评价意见和建议。 该成果由高效的现代育种技术与先进种植管理体系相结合,培育和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抗逆、耐寒小麦新品种,对小麦育种与产业化行业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技术创新性强,且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比较可靠,目标市场处于成长市场,但该市场很快会出现多种技术路线,产品竞争会很激烈。 另外,因在优质小麦产品和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论证不足,要特别预防这些方面的风险。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好,未来市场空间大,符合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