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西藏高原脆弱环境下生态保护与建设难题,揭示高寒生态系统格局- 过程- 功能变化规律与驱动机制,提出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 支撑保障统筹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新模式,系统解决环境与发展协调、区域生态安全可持续等重大问题,编制专项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研发了藏北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技术、雅江河谷沙化治理与农田防护林建植技术、藏东南森林保育与采伐迹地营林技术、藏东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等,示范面积约 2 000 公顷,综合效益显著。构建西藏多要素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技术体系,制定监测规范已颁布实施。建立适宜西藏高原生态工程特点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科学评估生态安全屏障一期工程建设成效,并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
1.综合监测技术:生态站采用了多种监测技术,包括遥感、GIS、GPS和地面调查等,实现了对生态系统的全面监测。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生态站能够获取准确的生态系统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2.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生态站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清洗、统计分析和模型构建等处理。这使得生态站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自动化与智能化:生态站采用了新型的传感器和仪器,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同时,开发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减少了人工干预和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4.实时监测与预警:生态站具备实时监测能力,能够及时获取生态系统数据,并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这有助于及时发现生态系统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灾害的发生。
5.创新性科研成果:生态站在监测运行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和突破,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将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为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资源所科研系统由7个实验室(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院重点实验室、1个院工程实验室和1个所重点实验室)和3个台站组成,分别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所重点实验室、禹城综合试验站、拉萨高原生态综合试验站、千烟洲生态试验站。
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编职工651人,包括“两院”院士1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0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5人。
2022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作为第三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作为第五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
研究团队:张宪洲、黄麟、朱立平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地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地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14
汪亚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综合评价
评价专家组对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野外监测生态站监测运行技术科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成果在野外监测生态站监测运行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评价专家组认为,该科技成果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化技术,实现了监测站的远程控制、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功能。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监测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的误差,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持。同时,该科技成果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网络,将各个监测站点连接起来,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共享性,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支持。
此外,评价专家组还认为该科技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可以为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支持。这些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依靠准确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支持,而该科技成果可以为它们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评价专家组认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野外监测生态站监测运行技术科技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该科技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