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复合污染土壤微波修复技术

复合污染土壤微波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1-08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节能环保产业,先进环保产业
成果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和长江黄河大保护等政策的颁布实施,高污染行业逐步关停,产生大量工业污染场地。化工行业退役场地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污染程度较高,亟待合理修复,降低风险,以满足土地再利用的要求。然而,这些场地通常具有芳烃、石油烃、卤代物、重金属等复合污染特征,难以通过单一技术一步完成修复。因此,针对工业遗留场地有机-重金属复合重度污染土壤需要快速修复的需求。 目前用于化工退役场地修复的技术主要有热脱附、化学淋洗、化学氧化和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等。热脱附技术主要采用异位直接燃烧或间接加热等,粉尘大、成本较高、处理效率低,且难以有效降低重金属风险;化学淋洗工艺繁琐,处理效率较低,产生的淋洗废水组成复杂,难以达标,且产生水处理污泥等二次污染物;化学氧化能降低有机污染物,但难以实现有机-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同时降低;稳定化主要是降低重金属进出毒性,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甚微。 本技术研究发展了基于微波等电磁波强化的高效土壤修复技术,电磁波能通过激发分子高频震荡实现土壤快速升温,且能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
成果亮点
1、研发的微波修复剂,兼具吸波、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且能实现重金属稳定态转化。 2、微波修复材料能有效提高修复效率、降低能耗;耦合连续式微波设备的特殊设计能降低粉尘量,减少二次污染,实现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同步修复。 3、基于多功能修复材料与微波强化技术相结合的高效绿色土壤修复新技术能实现污染场地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风险同步降低。 4、适用于微波修复的系列新材料,兼具吸波生热、催化氧化和重金属稳定转化的功能,能提高微波修复效率和速率。 5、与传统热处理技术相比,快速实现重金属长效稳定,修复成本和修复时间均降低约50%。
团队介绍
王琳玲,教授,湖南省工业固废资源化与安全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冶金及化工行业污染监测、治理及环境修复技术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省市科技攻关及企业合作项目等30余项科研工作。针对污染土壤、废渣、废水等开展技术研究,开发了系列修复材料、修复技术和设备,并成功用于湖北、湖南、云南、广东等工业污染场地、农田和矿山修复治理工程实践中。作为主要成员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技奖励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9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近20项,参与编制国家及地方标准5项。 彭红,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磁性纳米及微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生物吸附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陈静,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固废处置与资源化研究。 陆晓华,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国家环保863、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40多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应用产业服务团 (中国兵工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15

张跃

常州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

综合评价

该成果实现了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同步修复,对传统污染土壤修复行业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技术创新性较好,且技术成熟,投资回报比较可靠,目标市场处于成长市场,但该市场很快会出现多种技术路线,产品竞争会很激烈。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