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的除雾方法

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的除雾方法

发布时间: 2023-11-02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成果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的除雾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第一步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变换,获取大气环境光的近似值,接着第二步利用改进暗通道推导出非线性归一化大气透射率图,继而估算出雾图,最后根据原图,消除雾,形成无雾图。本发明对均匀雾等自然图像去除效果比较好。
成果亮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双数复小波变换获取图像不同尺度的信息获取大气环境光的近似值,第一步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获取环境光的近似值,接着第二步利用改进暗通道先验知识推导出大气透射率,接着估算出雾图,最后根据原图,实现去雾,可以解决在交通、军事、航天、遥感等众多视觉领域的雾引起的误判,提高所获图片的质量,增强图像的显示效果,为进一步图像分析提供坚实基础的除雾方法。
团队介绍
朱锡芳 相入喜 吴峰 许清泉 蔡建文 张美凤 夏靖杰 常州工学院,坐落于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一所拥有工、文、理、经济、管理、教育等学科门类、办学特点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学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3-11-22

刘春林

常州大学

教授

综合评价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基于物理模型的去雾算法几乎都是通过限制条件,求解相关的物理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或清晰度。但这些基于物理模型的除雾算法都假设环境光是同一大小的值,同时也忽略图像不同尺度信息对图像处理的影响。本发明第一步先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分析图像的低频信息,获取大气环境光的近似值,接着第二步利用改进暗通道先验知识推导出大气透射率,接着估算出雾图,最后根据原图,实现去雾。本发明利用了双树复小波的多尺度信息,提高去雾效果,计算简便,可实现性好,因此可以很方便应用到计算机,甚至优化后可以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本发明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了军事、交通、航天和遥感的等户外作业用途。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