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团队致力于频谱接入方法的智能制造研究,并成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团队能够根据当前共存网络状态,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贯通,确保了网络中用户的服务质量。
智能非授权频谱接入是指设备或系统能够在无线通信中自动选择和接入可用的频谱,而不需要事先获得特定频谱的授权或许可。这种技术通常与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或动态频谱访问(Dynamic Spectrum Access)相关联,旨在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
频谱感知和识别: 智能非授权频谱接入系统具备频谱感知和识别能力,能够监测和分析当前的频谱环境。通过感知和分析,这些系统可以确定哪些频段是可用的,以及它们的可用性程度。
动态频谱访问: 这种技术允许设备实时地调整其频道和频谱使用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无线环境。设备可以自动选择最佳的频谱资源,减少干扰,提高通信效率。
避免干扰: 智能非授权频谱接入系统具备避免干扰的机制,能够检测其他合法用户,并避免在相同频段上工作,从而减少对其他通信系统的干扰。
频谱数据库: 一些智能非授权频谱接入系统依赖于频谱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存储了可用频谱的信息。设备可以查询这些数据库以获取可用频谱的相关数据。
提高频谱利用率: 这一技术旨在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通过充分利用可用频段,减少频谱的浪费,提高整体频谱利用率。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 “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首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称号和“重庆市杰出青年群体”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4人,其中90%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19名。近5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各类省部级奖励1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40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牵头制定传感网测试国际标准和物联网网络层标准技术报告,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标准49项(牵头制定国际3项,国家标准10项)。发明专利授权250项(PCT专利12项、美国专利授权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4篇。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工业物联网科技服务团 (重庆邮电大学)
评价时间:2023-11-08
综合评价
政府和相关机构采用灵活的频谱管理方法,以促进智能非授权频谱接入技术的发展。这包括允许频谱的共享和动态访问,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专家组强调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以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这可以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其他相关标准制定组织来推动。安全和隐私一直是关键问题。专家组建议制定适当的安全标准和隐私保护政策,以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对于依赖频谱数据库的系统,专家组建议确保数据库的可用性、准确性和更新。这需要定期的数据库维护和监管。
制定明确的法规和监管框架,以确保智能非授权频谱接入技术的合法性和适当的频谱管理。这包括频谱共享、许可制度和频谱监测。
专家组建议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与利益相关者和行业参与者合作,以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法规。这有助于确保各方的需求得到充分考虑。智能非授权频谱接入技术是相对较新的领域,需要加强公众和行业的教育和宣传,以促进其理解和采用。专家组强调制定应急响应计划,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智能非授权频谱接入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通信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包括新的频谱感知技术和频谱共享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性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