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并制备类壁虎脚趾微结构的仿生黏附材料,设计黏脱附机构并与无人机相结合,利用仿生黏附材料的黏附力及可脱附能力,实现无人机负表面着陆。
仿生黏附材料不仅具有黏附性能,同时具有可脱附的能力,将仿生黏附材料运用于无人机上,使得无人机可以在负表面着陆及复飞。
何青松,男,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入选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智能驱动及仿生机器人、微纳结构与无人系统、柔性传感与检测仪器。担任Vebleo协会FELLOW、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委会、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协会高级会员。担任多个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与分会主席。主持/承担JWKJW173基金、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JWKJW前沿创新项目、载人航天921工程等二十余项项目。在Nano Energy、Composites Part A、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Carbon、ACS Macro Letters、科学通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内蒙动力机械研究所等单位获得应用。指导学生获得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航空制造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航空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27
综合评价
方案很有创意,对于负表面的吸附力如何完全满足各类动态贴附的情况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建议结合军事特定应用场景进行针对性设计
该项目在创新性上:利用仿生黏附材料赋能无人机负表面着陆能力的方案创新性较高;在科学性上:具有理论与现实实践支撑;在应用实践方面:应用场景描述具体且未来应用较为广泛;在军事意义方面上:对于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有重大意义。优化建议:进一步开发应用。
该创意将仿生黏附材料与无人机相结合,使无人机具有负表面着陆的能力,从而增强无人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军事应用背景,方案和技术路线清晰且详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