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中育1号杂花苜蓿

中育1号杂花苜蓿

发布时间: 2023-10-31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新品种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畜牧业
成果介绍
由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特殊的寒冷气候条件,从国内外引进的苜蓿品种难以在当地越冬,适宜栽培的苜蓿品种缺乏已成为呼伦贝尔苜蓿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当地草原上的野生黄花苜蓿表现出良好的抗寒性,不存在受冻害的问题,但黄花苜蓿产量低,因此,推广面积及前景有限。呼伦贝尔地区紧邻俄罗斯,与相邻地区气候条件相近,俄罗斯杂花苜蓿在俄罗斯与呼伦贝尔接壤地区表现出良好的抗寒性和丰产性(与黄花苜蓿相比)。针对上述的实际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与海拉尔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尝试利用当地的野生黄花苜蓿抗寒优良特性,与俄罗斯赤塔州引种的抗寒、耐瘠薄的俄罗斯杂花苜蓿为育种材料进行杂交,以抗寒、丰产、花期株高65cm以上为育种目标,于1992年采用多次混合选择的方法,历时二十多年品系选育,育成了性状稳定、整齐的中育1号杂花苜蓿新品系。本材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徐丽君博士等)与农垦集团(乌恩旗正高级畜牧师)合作申报,中育1号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由乌恩旗完成,后续品比实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申报材料撰写主要由徐丽君博士等人完成。
成果亮点
中育1号杂花苜蓿以野生黄花苜蓿和寒冷、干旱环境中生长良好的俄罗斯杂花苜蓿为材料,进行种间开放授粉,经5个世代的混合选择选育而成。新品种综合了双亲本的优良特性,又发挥了杂种优势,遗传性能比较稳定,抗逆性强、适宜旱作的生态型条件下推广种植。
团队介绍
徐丽君,农学博士,副研究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呼伦贝尔综合试验站站长、呼伦贝尔国家野外台站常务副站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牧草生产与管理。主编著作11部;登记品种5个;发表文章100余篇,授权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6项;颁布行业/地方标准12项(第一起草人5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课题10项;省部级批示4份。建立“云南省徐丽君专家工作站”、“云南会泽燕麦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入选第十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荣获“呼伦贝尔市百名领军人才”称号。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地资源与生态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草学会) 评价时间:2023-11-14

贾善刚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

综合评价

该成果以苜蓿杂交为切入点,历时二十多年品系选育,通过各项实验,育成了性状稳定、整齐的中育1号杂花苜蓿新品系,该品种能够适应赤峰、呼伦贝尔及周边地区气候条件及其土壤环境,适宜推广种植。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