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医学影像电子信息处理系统

医学影像电子信息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 2023-10-27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咨询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成果介绍
医疗数据中有超90%来自医学影像,包括超声、计算机断层摄影(CT)、核磁共振(MRI)、正电子断层摄影(PET)等,先进的医疗影像检测技术在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疾病的检测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筛选程序,当前影像诊断主要依赖人工完成,需要由一个或多个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来检查是否存在病变的迹象并作出诊断,主观性较强,可重复性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构建了一种医学影像电子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其通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电子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案,以解决医学影像因受噪声污染,信噪比低,不同组织间灰度差异小,影响医学影像的应用,以及单一模态的影像并不能从不同角度提供病变组织更丰富的信息等技术问题。该系统不仅能够高效、准确地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还可根据研究人员的需求提取出图像中感兴趣区域进行进一步分析,相比同类进口产品价格低。
成果亮点
本医学影像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能够提供一种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案,以解决医学影像因受噪声污染,信噪比低,不同组织间灰度差异小,影响医学影像的应用,以及单一模态的影像并不能从不同角度提供病变组织更丰富的信息等技术问题。具体地,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首先获取第一模态医学影像和第二模态医学影像。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模态医学影像的选取标准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如果是对肿瘤进行筛查,所述第一模态医学影像可以是CT影像或MRI影像,而所述第二模态医学影像可以是PET影像。应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和第二模态医学影像的选择需要相互补充,从而能够提供更多有用信息的模态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能够准确提取出医学图像中的隐含特征,以此来进行解码生成以得到包含标注有变异特征感兴趣区域的生成医学图像。这样,能够提高图像处理的精确度,进而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团队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组建于2019年,由原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以及原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等整合而成,全日制在校生1581人。 办学特色 学院秉承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首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建硕士点培养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南阳光电产业结合紧密;学院获批建设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与相关企业在通信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进行了全面合作。 师资队伍 学院共有专职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在读博士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60%以上。有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淯阳学者”2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