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脑网络分析是探索AD病理学机制的有效工具,但是传统的脑网络分析方法都是基于群体数据,无法用于个体诊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基于FDG-PET成像技术和图论分析,构建了个体代谢脑网络分析方法。首先,对于从ADNI数据库采集的FDG-PET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空间标准化、平滑、强度归一化等步骤;随后,基于单个受试者与正常被试之间的区域SUVR值差异的效应大小(ES)的数学模型,进行个体FDG代谢脑网络的构建,使用AAL地图集大脑区域的90个脑区作为个体脑网络的节点;为了便于实际应用,基于上述算法使用C++编程构建了一个可视化、操作简便的个体FDG代谢脑网络分析平台。本方法的构建对于AD病理学机制的探索、早期辅助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相比同类进口产品价格低。
成果亮点
本系统在构建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简单性:在进行界面设计时,应该采用简洁、清晰的设计,避免过度设计。对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安排,将不需要的设计元素删除,省去不需要的界面的步骤。用户界面的设计应具有简单、直观、功能紧凑、用户友好等特点。
一致性:在设计界面时,应该保持样式的一致性,需要考虑到大部分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的习惯,最好让它与大多数的系统或者软件的界面风格一致,尽量做到新手友好。
习常性:在进行界面的设计时,要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并且要理解其中包含的一般习惯使用的基本功能,即便是对该系统不太熟悉的新用户,也可以在使用该系统的时候,根据平时的使用习惯进行简单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能够准确提取出个体脑葡萄糖代谢网络的特征数据。这样,能够提高图像处理的精确度,进而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团队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组建于2019年,由原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工电子基础教学部,以及原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等整合而成,全日制在校生1581人。
办学特色
学院秉承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首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建硕士点培养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南阳光电产业结合紧密;学院获批建设了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与相关企业在通信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进行了全面合作。
师资队伍
学院共有专职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在读博士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60%以上。有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淯阳学者”2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