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已超过40%,高居死因顺位首位,且至今未迎来拐点,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家庭带来极为沉重的负担。十三五以来,我国推行“主动健康”的防控理念,大力布局及推广二级预防与康复体系,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有效的心脏康复干预可将心血管疾病的全因死亡率降低20~25%。然而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技术及装置极为匮乏。现代体外反搏(EECP)是由我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无创性辅助循环疗法与装置,获得国际性临床指南推荐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为我国首个通过FAD认证的高端医疗设备,出口应用到近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梅奥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麻省总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阜外医院等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EECP作为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系统促进技术,非常适合于作为慢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手段。
然而,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的EECP,依然沿用我们实验室的第二代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设计理念,并无根本性的变化,存在固有的缺陷而难以适应精准医学的发展需求:
成果亮点
(1) 现代体外反搏是源自于我们实验室的非介入无创性辅助循环技术与装置,目前国内外厂商生产的体外反搏装置,均基于我们的第二代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专利技术。申请人硕士及博士师从“体外反搏之父”郑振声教授开始体外反搏的基础研究与装置研发工作,迄今已近20年。目前作为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秘书及副教授,辅助医学工程研究与装置研发工作,对体外反搏技术与装置的原理、现有装置的缺陷与瓶颈、解决方案与未来发展思路具有清晰的认识,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及专利技术。
(2) 近年来,在一系列研究与研发项目的支持下,以及与国际顶级医学工程团队——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Frans van de Vosse教授团队的合作下,我们团队在机制研究,核心技术尤其是新型驱动模式与驱动装置研发,整机研发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实现针对心、脑、外周血管、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精准化辅助循环干预、以及装置小型化智能化两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相比于目前临床中的气压式体外反搏装置我们新驱动模式的样机整机重量降低约9/10,成本降低约9/10,非常适合于推广至基层医疗机构与家庭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的应用场景。
团队介绍
***至今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原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