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飞机复杂结构件的数控加工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一代飞机结构件更复杂、精度要求更高、制造周期要求更短,对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组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提出了以加工动态特征为载体进行加工全过程工艺知识建模的技术思路,攻克了加工动态特征驱动的自动数控编程和加工变形精确控制技术,为复杂结构件从计算机辅助加工到智能数控加工的跨越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成果在多家航空航天企业推广应用,完成了多个军机和C919、ARJ21 等民机型号多件复杂结构件的研制生产,被工信部、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局作为航空领域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应用示范工程三大关键共性技术之一,向全国军工制造行业推广。
成果亮点
1.揭示了加工过程中间状态几何参数、工艺参数、监测检测量等动态信息的动态迭代规律和传递规律,突破了基于加工动态特征的加工全过程工艺知识建模技术,实现了复杂结构件工艺知识积累由以零件为载体到以加工动态特征为载体的模式转变。
2.提出了基于特征识别的加工特征自动排序、加工驱动几何自动创建、工艺参数自动迭代方法,构建了加工特征切削参数优化模型,实现了复杂结构件的快速编程和高效加工。
3.提出加工过程中自适应释放和消除工件变形的加工模式,研制出能监测工件变形的浮动装夹工艺装备,突破了基于加工动态特征的装夹/加工/监测/检测自适应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加工变形精确控制。
团队介绍
智能传感与光电检测科研团队依托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仪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长期专注于先进智能传感及光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4人。近3年,本团队已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2项,科研经费到账近300万元;团队成员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主要面向工农业生产一线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智能仪器仪表、计量校准设备、新型测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开发,以粮食储藏和粮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先进检测与智能控制为研究特色。
(2)光电检测技术理论及应用。将光纤传感、微纳传感技术、图像处理等先进传感技术应用于粮食数量、粮食质量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实时和在线检测。
(3)智能医疗装备研究与应用。主要面向各类医用传感器设计、各种智能医疗装备和智能看护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注重医学光电信息处理与成像研究,用于医疗疾病早期诊断等。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