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 2023-10-20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成果介绍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整车的运行性能,电动汽车通常还为电池、电机和电控配置有热管理系统,通过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电机和电控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当电池、电机和电控工作温度较高时,热管理系统将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热量搬运走;当电池、电机和电控的工作温度较低时,热管理系统为电机、电池提供热量,以便保证电机和动力电池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如果能够在冬季将电机电池产生的废热搬运到驾乘舱内,则势必会降低空调系统的耗电量,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与此同时,由于电动汽车路况环境多变,跟据不同行驶状况下,热管理系统要实现相应的模式调节来满足驾驶舱,电池、电机和电控的温度控制要求。 另外,电动汽车配置、大小结构各不相同,传统的办法是为每个车型量身定做一套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都是零散分布在汽车各处,为装配、维护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对车舱、电池、电机、电控全部采用载冷剂进行液冷的热管理方式还未见到报道。 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成果亮点
本项目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系统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化结构组装,包括几个模块:冷热源模块,车内空调HVAC模块,电池冷却和加热模块,切换模块,电机电控冷却模块,车外换热器模块,控制模块;各模块采用模块化、独立式系统设计、可封装为一个组件,形成相互独立的箱体式模块,模块之间采用预留接口进行连接组合,装配成一套热管理系统。该系统满足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技术需求,又减少冷热源模块的工作时间;系统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和装配方式除了具有布置灵活,安装、维护、更换方便快捷的优势,每个模块可开发成系列产品,通过匹配不同系列模块可满足不同车型的热管理需求;利于新能源汽车提高续航里程、热管理系统的产业化推广。
团队介绍
本团队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重要研究方向,所属二级博士点学科是制冷与低温工程博士点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多个方面。上海理工大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起点早、基础好,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本团队在张华教授带领下,团队人员价值取向相同,发挥各自优势,带动青年老师,组建团队,经过长期积累,团队现有研究方向: (1)环保制冷剂性能预测与测试 (2)制冷低温新技术 (3)特殊用途制冷低温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本团队依托务实的科研队伍,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承担大量国家和上海市和行业企业委托项目任务等。近五年科研经费达800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以上近20项。近10年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其他科技奖7项。 科研论文800多篇,本领域国际制冷学报、应用能源、应用能源工程、国际传热传质学报、国际低温工程、流体相平衡、能源转换与管理、热科学学报、国际太阳能学报等以及中国制冷学报、中国太阳能学报、中国化工学报等重要期刊论文200多篇。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融合创新制冷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制冷学会) 评价时间:2023-10-28

刘方

上海电力大学

教授

综合评价

本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布置灵活,安装、维护、更换方便快捷;每个模块可开发成系列,通过集成不同系列模块来匹配不同车型。利于产业化推广。但没有进行市场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行业情况、对应的市场规模、盈利前景等)的分析,并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规划(发展模式、路径等)。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可能较大,值得支持。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