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变配电装备控制系统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变配电装备控制系统

发布时间: 2023-10-19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咨询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成果介绍
本系统在常规变压器基础上,配备电子器件、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增加自我诊断功能,通过网络数字接口实现关键状态参量的监测、控制与数据共享等,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辅助决策、状态评估和协调控制,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大数据共享,适应我国电力发展的需求,产品产业关联性强,产业链条紧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变配电装备全生命周期的监控运维,故障预警,产生故障后能够准确给出故障原因,减少排除故障的耗时,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管理效率。
成果亮点
有利于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安全、优质、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变配电装备能够促进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完善提升、调控云试点推广、调度数据网络加强及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升大电网调度能力,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与服务水平。通过平台化引领、模式化复制,带动企业自身及下游行业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能够有力地促进变配电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团队介绍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始建于1951年的理化教研室,1978年独立设置为物理系,2006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河南省教学标兵9人,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南阳师院教学名师1人,卓越教师荣誉获得者2人。目前,在校学生1243人。学院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现拥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智能感知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是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设有理论物理、大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基础课程和创新实践六个教研室,拥有各类实验教学场地9500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600余件,总价值达到5000余万元。目前,学院拥有河南省稀土合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先进材料设计与研发创新科技团队、河南省功能纳米光电材料设计与研发创新科技团队等省级创新平台3个和理论物理重点学科1个,学院也是我校521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和专业转型发展的6个试点院系之一。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