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CO2发酵生产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A)

CO2发酵生产可降解塑料聚羟基丁酸酯(PHA)

发布时间: 2023-10-18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新技术
行业领域:
新材料技术,精细化学品
成果介绍
可降解塑料的大规模生产与应用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由细菌发酵生产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被认为是性能最好的塑料替代品。可用于可降解农膜、一次性的木粉共混及纯PHA餐具、彩色3D打印丝、电纺纤维、购物袋、等终端产品等;也可用于人造骨钉、药物载体、薄膜、缝合线等医用植入材料高附加值领域,市场前景广阔。目前,PHA主要由粮食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大量生产势必造成与人争粮的局面,难以大规模应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能适应低氧(混合气中O2含量3-5%,H2约为80%)发酵的菌株,可利用CO2、O2、H2为原料高效发酵生产PHA。与粮食发酵相比,发酵原料成本可降低约50%,且契合国家“双碳”政策,有望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成果亮点
以CO2为原料,减排降耗,发酵原料成本比粮食发酵降低50%。
团队介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1日,原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2001年更为现名 。1998年10月29日,被中国科学院认定为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2001年4月7日,研究所正式确立学科方向为过程工程,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中国科学院第二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多相反应与分离过程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重点解决生化、资源环境、材料、能源等领域中的共性、关键性问题,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使之工程化、工业化。 截至2014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有在职职工864人,其中科技人员812人;设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实验室,6个研究中心;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在学研究硕士生190人,博士生260人,外国留学生30人,在站博士后48人。 2022年10月,黄河公司矿业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参与研究的“一种从硫化镍精矿浸出液制备硫酸镍的方法”获国家发明型专利授权。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天府大道科创走廊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评价时间:2023-10-18

李维俊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综合评价

一方面,PHA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优化生产工艺等。此外,PHA的生物降解性及其降解产物是否对人体和环境真正无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总体来说,虽然PH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真正实现广泛应用之前,还需要克服诸多技术和社会难题。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