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穴补水播种机,包括至少一个单体播种机,所述单体播种机包括机
架和所述机架上设置的排种器、主动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主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排种器
连接,其中,该玉米种穴补水播种机还包括种穴补水系统,所述种穴补水系统包括水箱、电磁阀、电
源和种子入土检测器,所述水箱通过一水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种子入土检测器与
所述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种子入土感测器检测玉米落入种穴的时间并同时产生表示种子落入种穴时间
的时问信号,该时问信号控制该电磁阀的打开以将所述水管中的水喷向种穴。
其特点在于实现了玉米种子的精确播种并即时为种穴补充适量的水,提高了播种效率和精度,同时保证了玉米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生长,提高了种子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该玉米种穴补水播种机专利技术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播种情况和周围环境,自动调整播种深度、播种密度等参数,以确保播种效果和玉米生长的一致性。此外,该专利技术的播种机还具有即时补水功能,通过精准控制水分补给,避免了种子因缺水而受到损害,同时也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另外,该专利技术还引入了自动化技术,实现了种穴深度和大小的自动调整以及种子的自动取放和播种,进一步提高了播种效率和精度。此外,该专利技术的播种机还采用了可拆卸式设计,方便清理和转移,提高了机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资源所科研系统由7个实验室(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院重点实验室、1个院工程实验室和1个所重点实验室)和3个台站组成,分别是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所重点实验室、禹城综合试验站、拉萨高原生态综合试验站、千烟洲生态试验站。
地理资源所共有在编职工651人,包括“两院”院士1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0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5人。
2022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作为第三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作为第五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
研究团队:娄金勇,蔡晓光,王春晶,霍成良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地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地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3-10-18
邓波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草地利用与管理为主向,禾本、豆科
综合评价
评价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具有显著的科技创新性、技术先进性和应用广泛性等特点。首先,该成果通过将种穴补水与播种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双重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其次,该成果采用了先进的播种机结构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了玉米播种的效率和质量,技术水平较高。最后,该成果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饲料加工等相关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因此,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此成果的推广应用,并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发展。同时,希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能够继续关注这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查看更多>